非凡“十四五”·我們這五年?|紓困解難 老百姓看病有“醫靠”
2025-11-04 06:00:00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不用下樓跑窗口辦理,點點手機,醫保結算就辦完了,真的好方便!”10月中旬,在重醫附一院辦理出院的王女士發出了欣喜的感概。
按照以往經歷,王女士出院時,她需要到出入院窗口排隊辦理醫保出院結算。這次出院,依托于重醫附一院上線的“住院醫保移動支付”功能,王女士直接在病房用手機操作,很快就完成了醫保出院結算,就醫體驗大大提升。
“小病無憂,大病不愁”是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愿景。“十四五”期間,重慶全市醫保系統堅持改革創新和數智賦能“雙輪驅動”,建成覆蓋3200萬人的基本醫療保障網,實現了“醫療照護有兜底、生育疾病可報銷、住院門診有保障、大病小恙共擔當”的民生承諾。

9歲的小婷在重醫附屬兒童醫院看完病,媽媽張女士拿出手機點一點便不再操心——醫保費用自動報銷,自費部分自動秒扣,全程沒掏一張卡。
這樣的智慧場景,正是重慶醫保送給千家萬戶的“民生禮包”:從門診到住院,從幼兒到老人,一部手機就能讓全家就醫“輕裝上陣”。
在重慶,手機不僅是年輕人的專屬,更成為家庭就醫的“萬能鑰匙”。使用“親情賬戶”功能,可以實現掛號、檢查全流程代辦:沙坪壩區劉先生關聯父母賬戶,線上實現幫父母一鍵醫保掛號結算;上班族李女士在公司直接用手機幫兒子繳了檢查費。“親情賬戶”還貼心設有“家庭資金池”,孩子醫療費用可直接從已關聯家長的個人賬戶中劃扣。

對于需要長期照護的慢性病、特殊病患者,重慶醫保同樣備有“科技藥方”:糖尿病患者陳大爺只需每月在手機互聯網醫院續方,結合醫保電子處方流轉,通過“渝藥易購”選定藥房后線上醫保結算報銷,藥品就能直接配送到家。
市醫保局數據顯示,到今年8月,全市已經有355家二級和二級以上的定點醫療機構上線了醫保移動支付,參保群眾通過手機就可以完成掛號、結算、繳費等就醫全流程,就診時間平均縮短了近30%;現在全市已經有1.7萬家定點醫藥機構接入了醫保電子處方中心,醫院端已經累計流轉126萬張醫保電子處方,參保群眾通過重慶醫保微信公眾號上“渝藥易購”即可對可流轉的電子處方的藥店查位置、比價格、線上購藥、藥品配送到家,讓參保群眾體驗醫保線上購藥的便捷新模式。
5年蝶變,山城百姓不僅看病買藥更便利了,醫保業務也可以在“家門口”辦理了。
重慶地域廣、人口分散,群眾辦醫保曾經面臨著“路途遠、耗時長”這樣的難題。過去,給小朋友辦理居民醫保、給自己進行醫保門診或住院費用手工報銷這些醫保事項,要跑區縣醫保服務窗口才能辦,如今在村委會、居委會就能辦!
“十四五”期間,市醫保局聚焦“家門口”服務,依托全市1031個鄉鎮(街道)政務服務中心、11228個村(社區)綜合服務中心,聯合銀行、郵政等第三方機構共建“醫保服務站”,構建起“四級”經辦體系為主、社會力量補充的醫保服務網絡,實現“鎮鎮有網點、村村有服務”,現達到9876個。
同時,市醫保局還上線了“重慶醫保基層服務網廳”,鎮、村等基層醫保服務網點就近為參保群眾提供“以個人身份參加職工醫保參保登記、城鄉居民醫保參保登記、職工醫保參保人員個人賬戶一次性支取、跨省異地長期居住人員就醫備案”等15項高頻業務事項受理,累計受理業務萬余件。
市醫保事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重慶醫保基層服務網廳”的建設方便了群眾“身邊辦”,尤其是解決了老年人等群體運用智能設備辦理業務不熟練以及偏遠地區醫保服務覆蓋密度不高的問題,提高了醫保服務的便捷性和可及性。

“我現在一個月吃藥只要10塊錢左右,之前一個月要100多元,現在便宜多了。”今年70歲的王先生患高血壓多年,需要長期口服降壓藥厄貝沙坦,如今能花更少的錢買到療效相同的好藥,讓王先生十分開心。
在重慶,類似于王先生這樣的患者不在少數,而藥物價格的變化得益于重慶這些年來全面開展藥品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工作。
所謂藥品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就是醫保部門將大量醫院的藥品耗材需求“打包”成超級訂單,通過量價掛鉤,擠掉價格的虛高水分,讓患者用上質優價宜的好藥。近年來,市醫保局擴大集采藥品覆蓋范圍,讓集采紅利惠及更廣泛的患者群體,支持服務醫藥企業高質量發展,成功創建了全國醫藥集中采購示范平臺。
目前,重慶全市集采藥品已經開展1228個,集采的耗材已經開展了66種,較“十四五”初期的279個集采藥品、7種集采耗材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現全市醫療機構集采藥品使用數量比例超過50%,減輕群眾醫藥費用負擔295.51億元,比如,乙肝抗病毒藥恩替卡韋、替諾福韋等,集采前患者每年需要花費4000-5000元左右,集采后每年費用降到100—200元左右,群眾的用藥負擔明顯降低。
同時,市醫保局也開展了集采藥品進村衛生室、進民營醫院、進零售藥店的工作,市民在全市1661家零售藥店、1532家村衛生室、180家民營醫療機構均可購買到集采藥品,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集采的改革紅利。
悠悠民生,健康為大。“十四五”期間,聚焦群眾醫保領域急難愁盼的問題,重慶醫保事業成績斐然。集中帶量采購、落實推進集采藥品“三進”行動等系列舉措讓病患能夠用得起藥、近距離買得上好藥;參保群眾通過手機即可完成就醫全流程,便民惠民的舉措越來越多。
醫保這張民生保障安全網,以一個個實實在在的行動,回應著大家對“病有所醫”的期盼,成為增進民生福祉、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關鍵力量。
第1眼TV-華龍網記者 唐雨/文 陳雨/審核
相關鏈接:
責任編輯:邵煜晟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