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梁創新能源托管 公共機構節能近四成
2025-11-18 16:25:40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通訊員 李慧敏)“大廳有將近200人辦公,前幾年老是感到空調時冷時熱,空氣沉悶,這一年來不適感漸漸沒有了,辦事群眾也都反映體感很好。”銅梁區市民服務和營商環境促進中心婚姻登記窗口工作人員黃莉說。
這得益于自2025年1月起銅梁區市民服務和營商環境促進中心推行的能源費用托管項目。在短短十個月內,便實現了高達38.62%的綜合節能率和45.56%的減碳率。為公共機構節能降碳樹立了可復制、可推廣的新典范。

零投入激活節能改革
作為銅梁區重要的政務服務綜合體,建筑面積近4萬平方米的市民服務中心,曾長期飽受設備老化、管理粗放帶來的高能耗困擾。原有空調系統年耗電量超過427萬度,車庫照明長明不熄,能源浪費現象突出,不斷增長的用能支出也給財政帶來持續壓力。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銅梁區創新引入了“能源費用托管”這一市場化機制。通過公開招標選定專業節能服務公司,并簽訂10年合作協議。該模式的核心在于“零財政投入、十年費用零增長”——由服務公司全額投資398萬元用于全面改造與后期運維,政府則通過未來節省的能源費用與公司分享效益。這一舉措不僅破解了公共機構節能改造的初始資金難題,更以“輕資產”路徑實現了政企雙贏,為綠色轉型提供了創新解決方案。

智慧革命貫穿用能全鏈條
“節能不是簡單‘關燈斷電’,而是通過技術創新與精細化管理,在保障政務服務品質的前提下,讓每一度電、每一方水都用在‘刀刃上’。”重慶瑞程智慧城市運營管理有限公司運維部經理龍際光介紹,改造工程瞄準了能耗重點領域:針對空調這一“用電大戶”,項目通過加裝高效預冷裝置、更換老舊水泵與保溫管道,并搭建集成了上百個傳感器的中央空調集中控制系統,實現了從“粗放運行”到“按需調節”的智能蛻變。
智慧觸角延伸至每個角落。車庫照明實現了“車來燈亮,車走燈暗”的自動感應,能耗直降60%;各樓層加裝的獨立計量裝置,讓水電消耗變得實時可視、精準可控,十個月內累計節約用水187噸。同時,大樓屋頂鋪設的太陽能光伏板,年發電量預計可達58萬千瓦時,可滿足大樓約15%的用電需求,形成了“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的綠色供能模式。
所有這些子系統,均被整合在一個智慧能源管理平臺之上。這個“智慧大腦”具備實時監測、遠程調控、異常預警和數據分析四大功能,實現了從被動維修到“預防性維護”的跨越,為持續挖掘節能潛力提供了科學依據。

從“單個項目”到“區域推廣”
十個月的實踐,讓項目的“含金量”充分顯現。在生態效益上,項目累計節約標準煤209.52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93.95噸,相當于種植了2.4萬棵樹,單位建筑面積能耗與人均能耗大幅下降。在經濟效益上,實現了“財政減負、企業盈利”的雙贏局面,預計全年節約用能支出可達100萬元。
更深遠的效益在于其社會示范價值。針對5家單位用能需求不同、責任邊界模糊的問題,銅梁區組建 “5單位+節能服務公司”聯合工作小組,建立“專人對接、數據互通、問題共解”的協同機制,實現了從“各自管理”到“統一運維”的轉變。這一模式已被銅梁區其他政務辦公區借鑒,同時吸引周邊區縣公共機構前來考察學習,成為重慶市級公共機構能源托管的示范樣本。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優化智慧能源管理平臺算法,探索光伏電力與儲能系統結合,進一步省電節能。”銅梁區市民服務和營商環境促進中心主任唐娟介紹,計劃把市民服務中心的成功經驗提煉為標準模式,向學校、醫院等更多公共機構推廣,助力綠色低碳城市建設。
責任編輯:董霞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