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清網購騙局“新馬甲”
2025-11-18 06:30:06 來源: 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快遞已放家門口,有疑問請撥打電話”,這樣一條看似平常的短信,可能藏著詐騙陷阱。“雙11”前后,各大電商平臺紛紛加大促銷力度,詐騙分子也伺機而動、布下陷阱。退款理賠、快遞異常、點券返還……詐騙套路花樣百出,令人咋舌。
值得警惕的是,依托大數據技術的新型網購詐騙開始出現。詐騙分子通過非法渠道獲取消費者的消費記錄、購物偏好、支付能力,乃至心理特征,又將這些數據轉化為詐騙“利器”,精準鎖定目標,量身定制騙局。
例如,有詐騙分子冒充電商客服,以“訂單異常需取消”“貨壞退款”為由,誘導消費者點擊虛假鏈接填寫銀行卡信息;有虛假商家客服將消費者拉入所謂的“商家群”,聲稱“幫店鋪刷單就能賺傭金”。這些騙局往往與真實消費環節高度貼合,消費者稍有不慎便會落入圈套。
治理網購騙局,需多方協同構建起全方位反詐防護機制,讓詐騙分子無機可乘。
電商平臺應主動擔當作為,做好平臺安全防護和數據管控,嚴防消費者信息泄露。同時,運用技術手段識別和攔截可疑鏈接,加強入駐商家資質審核,建立快速響應的反詐機制。快遞物流企業要完善消費者信息保護機制,堅決杜絕從物流環節泄露消費者數據。監管部門則應持續加大對詐騙行為的打擊力度,形成有力震懾。消費者也要提高警惕,不輕信陌生來電、不點擊不明鏈接、謹慎提供個人信息,遇到可疑情況主動通過官方渠道核實。(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馬維維)
責任編輯:劉佩蘭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