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站“開掛” 科技賦能建設速度
2025-11-18 06:00:01 來源: 大足區融媒體中心
作為成渝中線高鐵的關鍵節點,大足石刻站正以科技賦能的建設速度,書寫著交通與文化融合的新篇章。
這座坐落于大足區寶頂鎮的站點,距重慶中心城區約30公里、大足城區5公里,距大足石刻景區入口僅1公里,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讓其成為連接世界文化遺產與外部路網的核心樞紐。站房總建筑面積達14936.69㎡,車場規模為2臺4線,其設計緊扣“石刻傳承?雕琢未來”的理念,運用現代建構手法重現傳統建筑韻味。未來建成后,這里不僅是游客集散的交通樞紐,更將成為展示大足文化、推動遺產保護與經濟發展雙向賦能的新窗口。

當前,站點建設現場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中鐵建工集團自主研發的雨棚智能建造臺車2.0版本。這款經過實戰檢驗的智能裝備,在1.0版本成熟應用的基礎上實現全面升級,為工程建設按下“加速鍵”。其全方位防護機制堪稱施工安全的“智能衛士”:AI糾偏監控功能通過視覺技術實時檢測軌道與棚體結構軸線偏差并自動校正,確保雨棚線形順直;關鍵部位布設的傳感器實現應力實時監測,防范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的結構變形風險;傾斜監測系統則時刻關注臺車姿態,及時預警傾覆隱患。
在效率提升方面,智能臺車的表現同樣亮眼。遠程控制系統集成物聯技術,可集中操控臺車核心動作,大幅減少現場作業人員數量與作業頻率;智能裝備管控平臺實現多設備協同作業,讓復雜施工流程實現數字化管理與智能決策。項目生產經理劉強介紹:“這套智能建造裝備實現了‘模塊化拼裝、機械化操作、智能化控制’,在顯著提升安全系數的同時,讓施工效率直接提升20%。”

截至目前,大足石刻站線側站房主體結構已完成90%,橋下站房基礎施工進度達70%,預計今年年底將實現站房主體結構封頂。按照規劃,站點建成通車后,大足到重慶中心城區僅需15分鐘,到成都也只需30多分鐘,這不僅將極大便利居民出行,更會吸引海量游客,為大足文化旅游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推動區域經濟騰飛。
從文化地標到交通樞紐,大足石刻站的建設既是科技與交通融合的生動實踐,也是智能建造在交通領域的重要突破。隨著年底站房主體結構封頂節點的臨近,這座集交通功能與文化展示于一體的新地標,正一步步從藍圖變為現實。期待它早日通車,以“速度+溫度”的雙重魅力,成為展示大足文化底蘊與發展活力的全新窗口。(大足區融媒體中心記者 熊敏秀)
責任編輯:石月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