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國際人才交流大會“成績單”亮眼:集中引進優秀人才近4000名 簽約落地人才項目260個
2025-11-17 13:03:22 來源: 新重慶-重慶日報
11月16日,市政府新聞辦舉行重慶國際人才交流大會首場新聞發布會。會上,市委組織部主持日常工作的副部長陳英介紹,本次大會集中引進碩士、博士優秀人才3944名。其中,新能源汽車、先進材料、生命健康等科技和產業重點領域占比達71.8%;簽約落地人才項目260個,為現代化新重慶建設注入新生力量。

發布人
市委組織部主持日常工作的副部長陳英

市人力社保局黨組書記、局長謝禮國

緊扣發展大局 提速打造西部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
“大會總體成果,主要體現為四個方面。”陳英說,第一個方面,大會緊扣發展大局,在落實國家戰略中展現了新作為。大會以“才聚新重慶·共創新未來”為主題,升級打造集人才交流、項目對接、智慧碰撞于一體的國際交流平臺。
陳英介紹,一是共融宏大場景。堅持“高端化、國際化、專業化、社會化”理念,發揮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多重國家戰略疊加優勢,著眼現代化新重慶建設需要,聯動舉辦“會議、引才”等主體活動12場、創業大賽等配套活動22場,提速打造西部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
二是共繪人才盛景。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國際人工智能產業聯盟等國際組織代表參會支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8個國家部委、四川省等16個省區有關領導出席參會,海內外226名重要嘉賓和廣大專家人才齊聚山城,共商人才大計、共謀創新大事。
三是共筑產業圖景。緊盯產業變革需求打通人才集聚通道,分類舉辦人工智能、生命科學等6場產業人才發展大會,首次舉辦“金牌陪跑人”實戰爭鋒大賽,讓海內外科學家、工程師、創業者、投資人等同臺互動,為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聚力賦能。
突出人才引領 一批創新項目轉化落地
陳英介紹,第二個方面,大會突出人才引領,在深耕人才成果中匯聚了新動能。
“大會緊扣重慶‘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建設和‘416’科技創新布局,以會為媒聚才、匯智、興業,實現創新人才、創新項目、創新資源三重‘落子’的預期效果。”陳英說,一是創新人才集聚成勢。堅持“線上、線下”協同發力、“校企、區企”聯動引才,成功舉辦引才對接會、成果對接會等系列專場活動,集中引進碩士博士優秀人才3944名。其中,新能源汽車、先進材料、生命健康等科技和產業重點領域占比達71.8%,有博士、博士后等優秀青年科技人才284名。
二是創新項目落地成勢。建立人才產業“雙招雙引”機制,聯動區縣園區、開放平臺、創新基地深度對接,簽約落地人才項目260個。全球卓越工程師大賽、“興渝杯”國際創新創業項目大賽等賽事活動,吸引2161個人才團隊攜技術、帶項目同臺競技,解決企業技術難題273個,新型超精密智能化激光工業母機技術產業化等一批創新成果加速轉化落地。
三是創新資源匯聚成勢。集中發布“揭榜掛帥”攻關項目48個、榜單金額超3億元,單項最高金額達4000萬元,邀約全球科技領軍人才揭榜攻關。揭牌(授牌)成立納米醫學與核酸藥物創新研究中心等創新平臺,現場發布了《集成電路領域創新成果》等一批權威智力成果。
聚焦開放交流 推動跨區域人才發展擴圈提能
第三個方面,大會聚焦開放交流,在深化務實合作中拓展了新空間。
一是多維拓展國際合作。多國政府官員來渝考察交流,法國歐中高新技術企業協會等20余個海外僑團(學會)來渝深化合作,歐洲科學院中國中心、國際人工智能產業聯盟中國西部分中心、先進激光與腫瘤早期發現“一帶一路”聯合重點實驗室簽約揭牌,牛津大學、亞洲數據集團等機構68名行業頂尖人才分享前沿成果,重慶融入全球創新體系的道路越走越寬廣。
二是多層織密合作網絡。舉辦新時代推動西部大開發人才高質量發展重慶會議,啟動全國工信技術技能大賽決賽,西部省區聯動釋放1.87萬個優質崗位延攬人才,成立西部人才發展戰略研究智聯體、西部金融中心高端智庫,鏈接東中部人才智庫、社會組織和專業機構資源,推動跨區域人才發展擴圈提能。
三是多面推介新韻重慶。中英雙語模式面向全球推介大會主題片《跨越》,歐洲科學院院長羅德里戈·馬丁斯等頂流大咖現場助力,與會嘉賓人才紛紛打卡推介,“雄奇山水 新韻重慶”在線上線下火爆“出圈”。
迭代全周期服務 讓來渝人才感受重慶“溫度”
陳英說,第四個方面,大會堅持年輕導向,在推動惠才強企中涵養了新生態。大會堅持人才站“C位”、青年當主角,從人才的視角出發迭代全周期服務,努力讓每位來渝人才感受到細節里的重慶“溫度”。
一是全方位搭建青年筑夢舞臺。大會開幕式頒發“新重慶杰出人才獎”,引領青年人才“追星”風向標;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等青年科創“新星”秀出硬核創想,千名博士重慶行、知名高校留學生創業重慶等專場活動場場滿載,三峽人才節、武陵山人才節等分項活動充滿年輕氣息。同時,舉辦無人機展演、青年人才音樂會、人才馬拉松等主題活動,推出重慶“才”會玩等系列微視頻,用年輕的方式“圈粉”“引流”。
二是全場景展示人才創新機會。分場發布人工智能等6個重點領域人才發展機會清單,組織專家人才進高校、進院所、進企業,借勢推介重慶實驗室、重慶信息與智慧醫學研究院等重大創新平臺,集中展示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等產業創新場景,全景呈現了重慶人才與教育、科技、產業之間的良性互動。
三是全流程迭代人才服務體系。優化數字辦會場景,依托“渝才薈”上線產業人才“AI管家”,來渝人才掃碼自主開展計分測評,實現會務組織、招才引智、嘉賓服務全程智服智管。大會期間發布“金牌陪跑人”培養集聚政策升級版,擴容川渝高層次人才服務互認事項至10項,持續迭代人才全周期服務機制,讓各路人才創新無限、創業無憂、創有所成。
記者 黃喬 羅斌
責任編輯:陳丹丹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