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份報告看重慶市融入長江經濟帶建設發展成效 重慶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顯著提高
2025-11-17 06:26:43 來源: 重慶日報
重慶日報訊(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夏元)明年是長江經濟帶啟動建設的第十年,當前重慶融入長江經濟帶建設發展成效如何?11月16日,重慶智庫暨長江國家戰略研究院聯合中國大運河智庫聯盟公布《長江經濟帶10年開放成效評估總報告》《“十四五”重慶開放發展指數評價報告》《實施長江文化“重慶辨識度”行動方案總報告》,對“十四五”時期我市開放經濟發展、長江文化建設等成效作解讀。
《長江經濟帶10年開放成效評估總報告》顯示,目前長江經濟帶沿線主要城市建成多個國際物流樞紐和口岸高地,出海出境大通道體系基本完善,重大開放平臺建設取得突破,開放口岸集聚輻射功能明顯增強。
其中,重慶通過加快構建現代化集疏運體系,提速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強化與中歐班列、長江黃金水道高效銜接。目前,重慶與武漢、南京、上海等沿江城市作為國際門戶樞紐城市、國際交往中心、國際經濟合作城市的優勢更加凸顯,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顯著提高。
該報告建議,“十五五”時期,長江經濟帶沿線11省市仍需帶頭開放、帶動開放,堅持“引進來”“走出去”并重,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加快“通道、口岸、平臺、主體、環境”五個開放要素建設,持續引領帶動我國高水平對外開放新格局。
《“十四五”重慶開放發展指數評價報告》從開放形勢、經貿往來、交流合作、制度開放、開放布局5個方面進行評估顯示,重慶“十四五”時期開放發展指數為29.89,高于全國平均指數0.14個百分點,位列全國省區市第九位。當前,重慶的開放發展趨勢逐漸從商品和要素流動型轉向規則制度型,顯現出“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特點。
該報告顯示,“十四五”時期重慶制度開放和開放布局兩方面亮點突出,表明在當前經濟全球化和開放合作遭遇“逆流”情況下,重慶將“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作為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的首要改革舉措,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制度開放和開放布局已成為推動重慶經濟開放發展的主要驅動力。
《實施長江文化“重慶辨識度”行動方案總報告》顯示,近年來重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長江國家文化公園(重慶段)建設,全力建設西部領先、全國進位的重慶辨識度標志性長江文化成果并取得成效。
“十四五”時期,重慶多措并舉持續推動長江文化“重慶辨識度”躍升,包括通過布局沿江產業,延展長江文化“重慶辨識度”;明晰比較優勢,優化長江文化“重慶辨識度”;演繹岸線特色,增強長江文化“重慶辨識度”;突出惠民利民,推進長江文化“重慶辨識度”;注重差異發展,提升長江文化“重慶辨識度”。
其中,重慶、四川兩地高位推動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川渝段)建設是一大亮點。“十四五”時期,川渝兩省市圍繞規劃編制、項目策劃、文旅融合、宣傳推廣等方面,全力推動長江國家文化公園跨區域合作共建,目前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川渝段)在基礎研究協作、規劃編制協作、項目驅動協作、產品供給協作、宣傳推廣協作等多個方面已結出累累碩果。
責任編輯:陳丹丹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