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國際人才交流大會·綠色低碳產業人才發展大會在涪陵舉行
2025-11-16 17:51:55 來源: 涪陵發布

11月15日,重慶國際人才交流大會·綠色低碳產業人才發展暨美麗中國建設先行區(涪陵)高質量發展大會在涪陵舉行。
涪陵區委書記黎勇在致辭時說,涪陵區全力打造市域重要產才融合發展之城、創新創業魅力之城、青年人才薈萃之城,推動涪陵實現從工業大區到制造強區的精彩蝶變,呈現出“城以才興、才以城榮”的生動局面。本次大會以“綠聚山城 智創未來”為主題,旨在以人才集聚驅動綠色創新,以智慧力量解答發展難題。涪陵將以此次大會為契機,聚力建設零碳園區、優化能源結構、培育綠色產業,著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塑造清潔低碳體系、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努力將綠色低碳優勢轉變為高質量發展勝勢。今日之涪陵,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渴求人才、需要人才、重視人才。期待更多科技領軍人才和高素質人才、企業家、青年英才加盟涪陵、投資涪陵、選擇涪陵。涪陵將傾力搭建施展才華的廣闊舞臺,暢通人才引進的綠色通道,優化人才培養的體制機制,營造人盡其才的良好環境,以最優人才生態,讓眾多“千里馬”在涪陵競相馳騁、茁壯成長。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一級研究員夏佳文在致辭時說,作為一名在涪陵出生、長大的科技工作者,身上深深烙印的涪陵人堅韌豁達、求真務實的品格,是家鄉涪陵在綠色轉型道路上奮勇爭先的力量源泉。高質量發展需要“大科學裝置”般的戰略定力,涪陵向創新要發展,在新型儲能、碳捕集利用、綠色化工材料等關鍵領域,布局打造一批打基礎、利長遠的前沿基礎研究和核心技術創新平臺,將形成無可替代的核心競爭力。產業轉型需要“粒子束”般的精準聚焦,希望涪陵集中優勢力量,在最有基礎、最有潛力的細分賽道上實現精準突破。人才聚集需要“強磁場”般的生態引力,吸引和留住人才,尤其是青年科技人才,要營造一個能讓他們安居樂業、實現價值的“強磁場”生態,讓更多青年英才因涪陵的機遇、環境與溫情而心向往之。自己愿意成為涪陵綠色轉型的“最強大腦”和“合作橋梁”,在技術咨詢、平臺共建、人才引進等方面傾盡全力,為家鄉鏈接全國乃至全球的頂尖創新資源,共同推動工業實力與生態魅力在涪陵交相輝映。

大會開展了國家“江河戰略”綠色低碳產業人才發展中心授牌,重慶市工業綠效研究中心暨綠色低碳人才培養實踐基地、中國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人才戰略研究中心涪陵分中心、蘇州工業園區城市發展研究院ESG研究中心涪陵分中心、重慶碳排放權交易中心涪陵區域服務中心、涪陵區應對氣候變化服務中心揭牌,部分揭牌單位首批專家聘任,綠色低碳產業人才代表、項目團隊集中簽約等系列活動。
大會還發布了《綠色低碳產業發展急需緊缺人才目錄》《綠色低碳產業發展機會清單》《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保護評價報告(2025)》《涪陵經開區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規劃》《涪陵經開區ESG白皮書》等。


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尹偉倫、中國工程院院士武強等院士分別以《“雙碳”戰略指導下的森林碳匯功能利用及國內外碳貿易市場的構建》《綠色能源礦產建設—中國頁巖氣的潛力與未來發展路徑》《復合材料的創新和未來應用》為題進行了主旨演講。來自高校和企業的知名專家學者及企業家共聚“圓桌對話”,圍繞“如何推動綠色低碳產業升級,助力重慶成為美麗中國建設先行區”分享了最前沿的新理念、新技術、新應用。

同時,大會還舉辦了碳排放交易大講壇,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市場部部長張敏思、重慶市應對氣候變化發展中心(重慶資源與環境交易中心)主任胡剛分別以《全國碳市場建設進展與展望》《重慶碳排放管理創新實踐》為題進行了主旨演講。
重慶市級有關部門負責人,有關科研院所、高校負責人及專家學者,四川省有關地區、重慶市有關區縣部門負責人,涪陵區各部門、鎮街負責人,相關優秀人才、企業家代表等參加大會。(文/記者 周慶 圖/記者 何乾健)
相關新聞>>>
簽約11個項目 引資91.44億元
記者從重慶國際人才交流大會·綠色低碳產業人才發展大會獲悉,大會共簽約11個項目,協議投資總額達91.44億元,項目“含綠量”足、“含新量”高、“含金量”大的鮮明特征,為重慶構建“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注入新動能。
本次簽約中,5個區外項目協議投資總額26.34億元,覆蓋南川、大渡口、永川、巴南、巫山五區縣,聚焦綠色能源與低碳轉型。南川區園區微電網改造項目提升能源智能化與綠電消納能力;大渡口零碳園區建設項目融合光伏、儲能與虛擬電廠,構建低碳園區綜合解決方案;巴南區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與涪陵屋頂光伏項目推動區域能源結構優化。這些項目帶來資金和技術的同時,更促進了區域產業協同與資源共享,為全市的產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涪陵區內6個項目總投資額達65.1億元,占簽約總額的71.2%。白濤工業園區成為最大亮點,2個項目簽約金額超50億元,將提升電網調節能力與新能源消納水平,為區域能源安全與綠色低碳轉型提供堅實保障。涪陵高新區簽約3個項目,新妙鎮落地1個項目,項目分布體現出涪陵產業發展的集中集聚態勢,尤其是涪陵高新區作為產業主戰場的作用進一步凸顯。
新能源產業成為此次簽約的核心亮點,契合涪陵“2349”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的發展方向,與涪陵現有材料產業形成互補優勢。2024年涪陵材料產業產值達1388億元,占全市比重超四分之一。簽約項目聚焦半導體、新材料、智能制造等前沿領域,其中投資10億元的玻璃基半導體產業園項目打破傳統材料限制,為涪陵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開辟了新領域。
涪陵區持續打造“服到位、零距離”營商環境品牌,涪陵高新區與白濤工業園區發揮主力作用,正以其完善的配套設施和優越的營商環境,吸引更多優質項目入駐。區委高位推動人才工作機制不斷健全,形成層層抓落實的工作局面,為項目落地創造良好條件。
本次簽約項目投資規模大、產出效益高,91.44億元總投資必將助推全市產業轉型升級。涪陵區堅持“抓人才就是抓發展”的理念,形成“項目+人才”良性互動。隨著項目落地,涪陵在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領域的優勢將鞏固,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貢獻力量。(記者 袁曉露)
責任編輯:余浩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