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進碩博3944名落地項目260個 重慶國際人才交流大會結碩果
2025-11-16 16:06:27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記者 姜念月)11月16日,重慶市政府新聞辦舉行重慶國際人才交流大會首場新聞發布會,市委組織部副部長(主持日常工作)陳英介紹了重慶國際人才交流大會的總體成果,主要體現為四個方面。

——大會緊扣發展大局,在落實國家戰略中展現了新作為。
共融宏大場景。 大會堅持“高端化、國際化、專業化、社會化”理念,聯動舉辦“會議、引才”等主體活動12場、創業大賽等配套活動22場,提速打造西部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為重慶“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聚勢蓄能。
共繪人才盛景。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丁仲禮親臨致辭,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等國際組織代表,8個國家部委、16個省區有關領導,海內外226名重要嘉賓和廣大專家人才齊聚山城,共商人才大計。
共筑產業圖景。 大會緊盯產業變革,分類舉辦人工智能、生命科學等6場產業人才發展大會,并首次舉辦“金牌陪跑人”實戰爭鋒大賽,讓科學家、工程師、創業者、投資人同臺互動,為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聚力賦能。
——大會突出人才引領,在深耕人才成果中匯聚了新動能。
創新人才集聚成勢。 通過“線上、線下”協同發力、“校企、區企”聯動引才,集中引進碩博人才3944名。其中,新能源汽車、先進材料等重點領域人才占比71.8%;博士、博士后等優秀青年科技人才284名,為現代化新重慶建設注入新生力量。
創新項目落地成勢。 建立“雙招雙引”機制,簽約落地人才項目260個。相關賽事吸引2161個人才團隊同臺競技,解決企業技術難題273個,新型超精密智能化激光工業母機技術產業化等一批創新成果加速轉化落地。這些項目或集聚領軍人才,或擁有核心技術,或配置創投資本,都將成為撬動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增量”。
創新資源匯聚成勢。 集中發布“揭榜掛帥”攻關項目48個,榜單金額超3億元,單項最高金額達4000萬元。揭牌(授牌)成立納米醫學與核酸藥物創新研究中心等創新平臺,發布了《集成電路領域創新成果》等權威成果,為強化創新驅動厚植了更多“變量”。
——大會聚焦開放交流,在深化務實合作中拓展了新空間。
多維拓展國際合作。多國政府官員來渝考察交流,20余個海外僑團(學會)來渝深化合作,、國際人工智能產業聯盟中國西部分中心等平臺揭牌成立,牛津大學、亞洲數據集團等機構68名行業頂尖人才分享前沿成果,重慶融入全球創新體系的道路越走越寬廣。
多層織密合作網絡。舉辦新時代推動西部大開發人才高質量發展重慶會議,啟動全國工信技術技能大賽決賽,西部省區聯動釋放1.87萬個優質崗位,成立西部人才發展戰略研究智聯體等智庫,推動跨區域人才發展擴圈提能。
中英雙語模式面向全球推介大會主題片《跨越》,歐洲科學院院長羅德里戈·馬丁斯等頂流大咖現場助力,境內外31家媒體253名記者深度報道,與會嘉賓人才紛紛打卡推介,“雄奇山水 新韻重慶”在線上線下火爆“出圈”,再次向世界展現了重慶的人文底蘊和大氣磅礴。
——大會堅持年輕導向,在推動惠才強企中涵養了新生態。
全方位搭建青年筑夢舞臺。開幕式頒發“新重慶杰出人才獎”;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等青年科創“新星”秀出硬核創想,千名博士重慶行、知名高校留學生創業重慶等專場活動場場滿載。同時舉辦無人機展演、青年人才音樂會等主題活動,讓“新韻重慶·禮敬人才”響徹巴山渝水。
全場景展示人才創新機會。分場發布人工智能等6個重點領域人才發展機會清單,組織專家人才進高校、進院所、進企業,借勢推介重慶實驗室、重慶信息與智慧醫學研究院等重大創新平臺,集中展示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等產業創新場景,全景呈現重慶人才與教育、科技、產業之間的良性互動。
全流程迭代人才服務體系。優化數字辦會場景,依托“渝才薈”上線產業人才“AI管家”,來渝人才掃碼自主開展計分測評,實現會務組織、招才引智、嘉賓服務全程智服智管。大會期間發布“金牌陪跑人”培養集聚政策升級版,擴容川渝高層次人才服務互認事項至10項,持續迭代人才全周期服務機制,讓各路人才創新無限、創業無憂、創有所成。
相關鏈接:
責任編輯:邵煜晟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