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高新區虎溪街道:虎溪拾遺——巧制古法艾草香錘,叩響非遺養生之門
2025-10-31 15:43:00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通訊員 殷鐘玲 廖中利 )近日,重慶高新區虎溪街道虎興社區積極打造“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為居民美好生活“加碼”,在學城科苑47棟活動中心開展以虎溪拾遺為主題的“巧制古法艾草香錘,叩響非遺養生之門”活動,本次活動深度融合重陽節文化、非遺手工技藝、中醫養生智慧,共200余人參加。
一錘定音,穿越千年的非遺技藝回響
艾草香錘,如今已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活動開場,文化講師從重陽節俗切入,追溯了這項技藝的歷史脈絡:“古人佩茱萸、插艾草,不只是形式,更是將養生智慧融入日常生活。”非遺老師演示制作步驟時,每個動作都承載著代代相傳的技藝密碼。參與者們跟隨指導,將精心配伍的艾絨與其他中草藥層層包裹,用棉布細心扎緊,最后以木柄固定。一位老者感嘆:“手握自己制作的香錘,仿佛回到年輕的時候。”
艾香縷縷,中醫智慧與現代養生的對話
“艾草,純陽之性,通十二經,具回陽、理氣血、逐濕寒等功效。”中醫師的講解道出了艾草的不凡之處,闡釋了香錘叩擊養生的科學原理:“通過特定力度的叩擊,艾草的藥性隨溫熱滲透皮膚,刺激經絡穴位,達到疏通經絡、運行氣血的效果。”當參與者使用自制的香錘,跟隨老師叩擊著肩頸的“風池穴”、腰部的“腎俞穴”、腿部的“足三里”,在舒緩的音樂中,人們親身感受到非物質文化遺產不是遙不可及,而是可觸、可感、可用的生活智慧。
叩擊未來,非遺養生的現代轉型與創新
這場“虎溪拾遺”的活動,其深意不僅在于“拾起遺失的傳統”,更在于“創造性的轉化”。非遺老師強調:“我們不是簡單地復制傳統,而是在理解其精髓的基礎上,讓古老技藝適應現代人的生活。”艾草香錘的制作在保留核心工藝的同時,也在形式上做了適度創新,使其更符合當代審美與實用需求。這種創新不是對傳統的背離,而是其生命力在新時代的延續。
活動尾聲,暖光為每位老人手中的艾草香錘鍍上金邊。這小小的香錘,正是重慶高新區虎溪街道虎興社區精心構筑的“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中,一塊溫暖而堅實的拼圖,讓寶貴的非遺智慧不再遙遠。本次活動,不僅是技藝的傳承,更是落實關愛老人、豐富長者精神文化與健康生活的生動體現。在這重陽的秋意里,非遺在社區沃土中重生,化作日常的溫暖叩擊,叩響了和諧社區與幸福晚年的美好序章。
責任編輯:董霞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