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數字重慶建設②|應對電信詐騙威脅,重慶公安打造“AI+全民反詐”綜合場景
2025-10-30 15:11:00 來源: 新重慶-重慶日報
前不久,市民帥先生在銀行取錢,正打算將錢交給電信詐騙分子時,聞訊而來的民警及時將其制止住了。“你們來得真及時!再晚點我的錢就被騙走了。”事后,帥先生感慨地向民警道謝。
“AI+全民反詐”綜合場景上線
9月30日上午,家住渝北的市民帥先生正躺在床上刷抖音,突然,一則電話打了進來。
“您好,我是抖音的官方客服,請問你是否購買了抖音會員,每月我們將收取800元會員費……”對方以帥先生購買了抖音會員服務為由,聲稱要收取帥先生800元會員費。
一臉茫然的帥先生當即表示自己并未購買什么會員,于是在對方誘導下,下載了一款涉詐App,隨后來到銀行取了數萬元現金,打算按照對方的要求交給某個人。
讓電詐分子沒想到的是,從詐騙開始實施的那一刻起,重慶公安反詐綜合場景就開始啟動智能“跟蹤”了。
當詐騙電話打給楊先生時,市反詐騙中心的“AI+全民反詐”綜合場景風險感知模型同步捕捉到了異常,隨即將帥先生標記為“低危”潛在受害人,并將該預警指令發送到了帥先生所在的渝北區公安分局雙龍派出所。
當帥先生按照詐騙分子的誘導,下載App之后,反詐綜合場景隨即將帥先生的風險等級提升到了“高危”,并安排市反詐騙中心和渝北區反詐騙中心的反詐人員通過電話試圖聯系帥先生,不過當時帥先生正在接聽詐騙分子的電話,致使反詐騙中心并未聯系上帥先生。
又過了一個小時,當帥先生到銀行柜臺打算取走大額現金時,綜合場景立即將帥先生的風險等級上升到“特危”,雙龍派出所立即派出民警見面進行勸阻,最終幫帥先生成功保住了被騙資金。
AI+大數據讓防控電詐更精準
“我市于去年底建立了‘全民反詐’應用。”市公安局刑偵總隊反詐支隊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經過近一年的運行,該系統已在全市1031個鎮街貫通預警勸阻、涉詐人員就業幫扶等10個多跨事件,月均辦件量達8萬余起,有效提高了反詐勸阻效率和成效。
以帥先生遭遇電詐的事件為例,事后為加強帥先生的反詐防騙意識,民警還通過綜合場景的一鍵協同功能,將此事件發送到鎮街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由網格員持續開展反詐宣傳工作,針對此類電信網絡詐騙的勸阻話術,也同步推送到了網格員手機端的渝快政“一體化治理智治平臺”。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雖然公安機關加快與電詐分子攻防對抗的迭代升級,但“全民反詐”應用在應對電信詐騙發展變化新形勢等方面,還存在風險感知能力不足、預警精準度不高等問題。
為此,市公安局刑偵總隊堅持問題導向,依托“1+3+38+N”工作機制,強化AI賦能,對“全民反詐”應用進行迭代升級,打造了“AI+全民反詐”綜合場景。
針對電信網絡詐騙手法翻新快的特點,綜合場景在金融、通信、互聯網三網均搭建了AI小模型,利用小模型部署快、易迭代的優勢,實現了對潛在受害人、嫌疑人和涉詐工具三類風險的全域感知。
目前,日均識別詐騙網站從10萬個提升至40萬個、識別詐騙電話從1400個提升至4000個,精準捕捉風險數據從2萬條提升至3萬條。
為實現對潛在受害人的精準預警,重慶公安還對大模型進行訓練、微調,打造了“預警勸阻智能體”,自動調整風險等級、匹配處置預案。全市預警勸阻失敗率從去年的萬分之四下降為萬分之二。
在風險處置環節,對特危等級風險,智能體自動匹配“民警見面勸阻”處置預案,自動推送銀行、運營商采取銀行卡止付等保護性措施。對高危、中危、低危等級風險,自動匹配“人工電話預警”“AI智能外呼預警”“短信預警”等處置預案,同時依托市三級治理中心自動調用智能預案,將風險事件推送鎮街開展協同處置,實現了電信網絡詐騙的精準防控。
AI賦能資金追蹤,助力涉詐資金返還
除了防控電信網絡詐騙,AI+大數據對涉詐資金返還也起到了不小作用。
今年4月,市反詐騙中心成功攔截了北碚區趙女士被詐騙的一筆350萬元的轉賬。
隨后,民警通知趙女士,可以通過渝快辦資金返還“一件事”應用程序申請資金返還,趙女士隨即通過渝快辦上傳了相關申請材料,短短幾天后,她就成功收到了350萬元返還資金。
市公安局刑偵總隊反詐支隊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結合AI+大數據,辦案民警極大提升了涉詐資金的追蹤攔截效率,更多為老百姓挽回經濟損失。依托渝快辦在全國率先實現涉詐資金返還全程網辦,資金平均返還周期壓縮47%。
針對行業部門問題發現難、治理不精準、責任未壓實等問題,重慶公安也通過綜合場景掛接行業法律法規、案件復盤、案件研判要素等知識庫,構建“多行業監督治理智能體”,發現行業企業存在的行業監管漏洞,自動生成責任倒查報告并提出行業治理建議。
今年以來,向金融、通信、互聯網、寄遞等行業發出風險提示6份,并會同人民銀行重慶市分行、重慶金融監管局出臺工作指引,推動行業主管部門發出整改通知書3份,有效促進行業精準治理。
據統計,依托綜合場景建設,我市有效遏制了電詐案件上升勢頭,今年1-9月,全市電信網絡詐騙立案同比下降4.2%。該綜合場景先后獲評2024年數字重慶建設優秀應用、數字重慶建設優秀成果銀獎和數字重慶建設兩周年標志性成果典型案例,入選數字重慶建設應用場景大賽2025年第三季度“應用場景領跑者”榜單。
記者 周松
責任編輯:陳霞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