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石堤鎮:“白總門小院”煥新彩 非遺滋養文明鄉風
2025-10-29 16:19:37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記者 黃歡 通訊員 王鈜)初冬暖陽灑進院落,幾聲悠揚的戲腔從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石堤鎮保安村的“白總門小院”里飄出。幾位老人圍坐廊下,輕聲跟著哼唱,孩子們在院壩里邊跑邊學動作——這是村里尋常午后的一幕,卻也是近年來保安村以文化人、以文養德的生動縮影。

“白總門小院”不大,卻承載著保安村深厚的文化根脈。作為苗族聚居村落,這里保留著“羊馬節”“燈兒戲”等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今,這些古老的文化不僅沒有沉寂,反而在鄉村振興中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以前只在過年才唱的‘燈兒戲’,現在小院月月有演出。”村民吳邦軍一邊整理戲服一邊說。戲文里唱的忠孝節義、善惡有報,不再是遙遠的道理,而是漸漸融進村民的日常生活。那邊廂,“羊馬節”民俗展示區里,年輕人正跟著老人學編竹器、做糍粑,在體驗中感受祖先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智慧。
文化不僅要傳承,更要在新時代煥發新光彩。在“白總門小院”的長廊下,村民們你一言我一語,共同商議制定出了一部朗朗上口的《三字民約》。“保安村,聚寶地,山環水,水養人;建設好,日日新,老少和,一家親……”吳邦軍老人脫口而出。這份由村民共商、共定、共守的民約,把苗族傳統文化中的和諧、勤儉、互助等精神,與現代文明理念巧妙融合,成為大家破舊俗、樹新風的自覺準則。

過去講排場、比氣派的紅白喜事,如今變得簡約溫馨;曾經偶有口角的鄰里,在共同排戲看戲中化解了矛盾;孝敬老人、教導兒孫,成了全村不約而同的風尚。文化,如春雨般潤物無聲,滋養著這里的文明鄉風。
如今,“白總門小院”不僅是文化傳承的課堂,更是凝聚人心、淳化民風的平臺。古老的“燈兒戲”唱腔依舊婉轉,“羊馬節”的風俗依然鮮活,但與之相伴的,是撲面而來的文明新風。在這里,非遺不再是陳列的標本,而是鄉村振興的源頭活水,正悄然繪就一幅“山環水養、民風淳樸、鄰里和睦、生活富足”的動人畫卷。
責任編輯:石月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