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橋經開區:以生態環境服務為筆 繪就營商環境新圖景
2025-10-23 17:05:31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通訊員 譚大紅 李京)從提交材料到拿到環評批復只用 28 天,比法定時限快了近一半,項目能早落地,離不開經開區生態環境局的高效服務!” 近日,星怡(重慶)汽車內飾有限公司負責人拿著審批文件豎起了大拇指。這背后,是雙橋經開區以生態環境局職能為抓手,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助力企業發展的生動實踐。
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關鍵力量,雙橋經開區生態環境局聚焦企業 “急難愁盼”,從審批效率、執法方式、隱患治理三方面精準發力,將生態服務轉化為企業發展的 “助推器”。
在審批環節,生態環境局以 “減時提速” 破解項目落地堵點。通過全面梳理審批事項、再造辦理流程,將環評報告書法定審批時限從 60 日壓縮至 28 日,審批效率提升 53%;環評報告表從 30 日壓減至 20 日,效率提升 33%。針對元泰科技、瑞德思達等重點項目,該局組建專項服務組,提供 “全流程跟蹤指導”,從材料準備到審批辦結全程對接,確保符合條件的項目 “應批盡批、即來即辦”。今年以來,已累計審批環評項目 19 件(含告知承諾項目 4 件),辦理排污許可事項 47 件,用審批 “加速度” 為企業搶占發展先機。
執法監管中,生態環境局堅持 “剛柔并濟”,既守牢生態底線,又為企業減負。嚴格落實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對輕微違法行為推行 “首違不罰 + 輕微免罰” 制度 —— 對操作不規范、未造成實質影響的企業,通過約談教育、現場指導督促整改,而非簡單 “一罰了之”。今年以來,該局已約談企業 5 家、下達責令改正通知書 14 份,依法免予處罰案件 2 件,免罰金額達 40 萬元,讓企業在合規經營中 “輕裝上陣”。
環境安全是企業安心發展的前提。生態環境局主動靠前,組織專業力量深入企業開展隱患排查,推動 “企業自查 + 部門檢查” 全覆蓋。工作人員走進生產車間、環保設施現場,手把手指導企業排查廢水處理、廢氣排放等環節風險。截至目前,已完成 1151 家次風險企業隱患排查,發現問題 102 個,整改完成 89 個,整改率 87.25%,有效地為企業清除環境安全 “絆腳石”。
如今,雙橋經開區通過生態環境局的精準服務,實現了 “生態優” 與 “營商佳” 的雙向賦能。下一步,雙橋經開區將繼續以生態環境局職能為支點,深化服務創新,平衡生態保護與企業發展,讓優質生態服務成為吸引企業、激活發展的 “強磁場”,為區域高質量發展筑牢生態底色、注入 “生態動能”。
責任編輯:趙鐵琥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