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屆四中全會系列評①|“十五五” 規劃醞釀中 美好生活“大禮包”引期待
2025-10-22 06:00:00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于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開。會議將審議《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為國家未來五年的發展擘畫藍圖、指明方向,其成果將深刻影響國家的前行軌跡,也必然與每個家庭的“錢袋子”、每個人的“好日子”緊密相連。這也意味著更清晰的頂層設計、更完善的制度保障即將到來,中國將進入為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5年間,我們面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的嚴峻考驗,依然取得了非凡成就。17個方面的重大戰略任務扎實推進,102項重大工程全面布局,超過5000個具體項目落地生根。經濟發展在保持合理增速的同時,綠色轉型步伐堅定,創新要素加速集聚,民生福祉持續增進,展現了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與活力。
展望即將啟航的“十五五”,我們滿懷期待也充滿自信。這份期待與自信,根植于對更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源于我國經濟社會持續高質量發展的底氣。
我們期待,發展動能更強勁。國家著力擴大內需,特別是推動服務消費提質擴容,將創造更多元、更高質量的就業機會。科技創新和人才強國戰略的深入實施,有望帶來更豐厚的“人才紅利”,催生更多高質效的工作崗位,為年輕人鋪就坦途,為中年人排憂解難,為老年人創造老有所為的廣闊天地,為全社會凝聚起各盡其能、共享發展成果的蓬勃氣象。產業轉型升級與“反內卷”的治理導向,將能讓勞動環境更加公平健康,讓奮斗更顯價值。
我們期待,公共服務更可及。住房、養老、醫療、教育等民生實事是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也將是“十五五”期間的重點工作。只有進一步筑牢民生兜底底線,逐步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優化教育、醫療、養老資源布局,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才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期待優質教育、醫療資源進一步下沉,讓家門口的好學校、好醫院,完善的社區養老、托育服務惠及更多群眾。
我們期待,改革步伐更堅實。中國式現代化理論體現了我國現代化發展方向,是對世界現代化理論和實踐的重大創新。放眼全球,中國始終是全球經濟增長最穩定、最可靠的動力源。“十五五”規劃不僅關系到中國的未來,也將深刻影響世界。只有堅定不移依靠改革開放,堅定不移把握正確的改革方向,堅定不移推動各項標志性改革舉措加快落地,才能實現“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才能讓中國式現代化走深走實。
宏觀布局的“大圖景”,終需落腳于百姓生活的“小確幸”。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始終錨定人民幸福這一“國之大者”,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接力奮斗中不斷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為現實。我們也期盼,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能推出更多百姓看得見、摸得著的惠民良策,讓“十五五”真正成為破解民生難題、提升獲人民群眾獲得感的關鍵五年。
讓我們共同期待,并用每個人的奮斗與智慧,一起迎接并創造這個更具奔頭、更富溫情的未來。
作者:楊光志
編輯:曹葉趙鐵琥
審核:楊洋
監制:白永茂
華龍網兩江評投稿郵箱: liangjiangping@cqnews.net
責任編輯:曹葉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