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湘黔邊區政協協同破局“跨界治理”難題
2025-10-20 15:19:00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記者 黃歡 通訊員 楊麗華)一條清水江串聯起湘渝黔地界,“跨界”本是邊區生活的常態。然而,當“人情枷鎖”借省界規避治理,當“黑水江”吞噬共同家園,行政邊界卻成了治理的藩籬……如何破局?渝湘黔邊區政協以“協同”為筆,書寫了跨域治理的生動答卷。

同此涼熱:“人情枷鎖”成邊區共痛
在渝湘黔三省市交界的群山間,重慶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貴州省銅仁市松桃苗族自治縣山水相依,當地群眾往來頻繁,民俗相互交融。然而,時代變遷中,“請客吃酒”這一聯絡感情的方式,卻異化為邊區群眾口中的“人情枷鎖”。
更棘手的是,部分村民巧妙利用“一腳踏三省”的地理特點,玩起了“政策規避式辦酒”的游擊戰——今日在重慶辦“滿月酒”,明日竄至湖南擺“升學宴”,后日又在貴州支起“喬遷宴”。“這邊查得嚴就往那邊跑”,這種“打游擊”的辦酒模式,不僅讓單方治理束手無策,更讓淳樸鄉風蒙上濃厚的功利陰影。
“以前光是送禮,一年就得花掉大半年收入,實屬不堪重負!”秀山縣洪安鎮平馬社區居民談起過往,連連搖頭。喬遷、滿月、升學、壽宴……名目繁多的“無事酒”,將人情往來異化為沉重的經濟負擔,成為三省邊區群眾共同的困擾與痛點。

破界之鑰:協同機制開出“治理良方”
秀山縣政協敏銳地察覺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將其作為推動鄉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著力點。秀山縣委、縣政府成立治理“大操大辦”工作領導小組,構建起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關于接續整治“無事酒”等大操大辦不良風氣推進移風易俗的工作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相繼出臺,明確各單位責任與行為準則,督促該縣各村(社區)將杜絕大操大辦、天價禮金等內容納入村規民約。
“跨省辦酒最難管,這邊不讓辦,就跑到鄰省親戚家辦。”秀山縣政協委員田華長期關注邊區治理難題,“單靠一縣之力遠遠不夠,必須依靠三地攜手。”2023年初,這一想法成為現實——秀山縣政協聯合花垣縣、松桃縣政協,共同搭建“邊區民生事·委員共協商”平臺,為跨省治理難題開出了“協作藥方”。
秀山縣洪安鎮政協委員工作室的《邊區協作制止違規辦酒記錄》清晰記載著協同的力量:今年9月,平馬社區居民趙某計劃借父親90大壽,在湖南花垣縣邊城鎮大擺壽宴。秀山縣政協委員通過平臺信息共享,火速聯動花垣縣政協委員,兩地干部旋即聯合上門,亮出三地共治的“組合拳”:“湘黔渝邊區有共同約定,跨省辦酒同樣違規!”,更幫趙某算清一筆明白賬:“辦酒看似賺3千,收禮卻欠下5萬人情債”。在協同規勸與政策壓力下,該戶最終取消了宴席。
“以前鉆省界空子辦酒的不在少數,現在三地聯動,信息互通,行動同步,‘游擊戰’徹底失靈了。”洪安鎮政協委員楊秀方的話語中透著底氣。

機制賦能:從“單點攻堅”到“全域協同”
協同治理的智慧治理措施并未止步于整治“無事酒”。在洪安鎮委員工作室里,墻上的“六聯”機制示意圖格外醒目。這一涵蓋組織聯創、機制聯建、基層聯防、治安聯治、糾紛聯調、活動聯誼等內容的協作機制,讓渝湘黔三省交界的邊城煥發生機。
“每年端午,‘渝湘黔三省(市)邊區龍舟邀請賽’已成為盛事,既弘揚傳統,更緊密聯結了三邊民心。”工作室駐室委員劉嘯麟介紹道。如今,邊區協商已從治理“無事酒”延伸到生態保護、產業發展等多個領域。
同時,為還“一江清水”,在三地政協的持續關注和建言下,渝湘黔三省市在加大礦業環境整治的基礎上加強協作,共同制定了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攜手推進清水江流域生態修復。此外,三地根據自身情況還修建污水處理廠,先后實施河道清淤、岸坡修復、防止水土流失等系列舉措。

如今,渝湘黔三省交界的邊區,在三地縣政協的積極推動和協作下,不僅鄉風民俗更加淳樸,生態環境也更加優美,成為了人們向往的宜居宜業之地,奏響了一曲邊區協同發展的和諧樂章。秀山縣政協主席吳彪表示,接下來,將持續深化與花垣縣、松桃縣政協的協作,進一步完善“邊區民生事·委員共協商”平臺機制,推動三地協商從“遇事協商”向“常態共治”升級,讓“三不管”成為“爭著管”。
責任編輯:董霞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