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來 重慶教育發展總體水平進入全國中上行列、西部第一方陣
2025-10-20 09:35:24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馮一鳴)全市學前教育毛入園率達93.5%、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98.47%、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64.25%……一連串亮眼成績標志著重慶教育發展總體水平進入全國中上行列、西部第一方陣。

10月20日上午,重慶市政府新聞辦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 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二十九場),介紹“十四五”時期重慶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成效。
五年來,重慶教育圍繞立德樹人、公平優質、教育對產業發展的支撐、教育現代化治理等方面全面發力,“十四五”規劃確立的12項指標全面高質量完成,取得突破性進展——
培根鑄魂夯實根本 立德樹人展現“新作為”
五年來,全市聚焦立德樹人,學生全面發展取得新成效。
深入實施新時代立德樹人工程,創新打造“紅巖思政”育人品牌,建好“大思政課”,推動大中小學思政教育一體化,學校思想政治工作面貌煥然一新。黨對教育事業的領導全面加強,新時代高校黨建示范創建?和質量創優單位數量居西部第一,中小學黨建“五雙工程”,即“雙帶頭人、?雙創建、雙培養、?雙強化、雙規范”扎實推進。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培養體系不斷完善,校園足球改革入選全國首批試點省市,學校心理健康輔導室覆蓋率100%,勞動教育成效全國領先。見義勇為英雄吳英杰、最美大學生郭涵煜、奧運冠軍施廷懋等新時代大學生典型脫穎而出,廣大學子愛黨愛國、挺膺擔當的思想根基更加牢固。
公平優質緩解焦慮 教育民生繪就“新圖景”
五年來,全市聚焦公平優質,教育公共服務取得新成效。
學前教育更普惠,全市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95.2%,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占比達57.03%,超出規劃指標2%,有效滿足適齡兒童就近入學需求。自2025年起,實施學前一年免費教育,惠及20余萬兒童,有效減輕家庭入園負擔。
基礎教育更均衡,“教共體”覆蓋率達85%,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8.3%,優質高中資源覆蓋率達75%。此外,中職學生升學比例也超過70%,超出規劃指標20%,為滿足不同稟賦的學生提供了多樣化的成才通路。
特殊教育更暖心,建成特殊教育學校41所,義務教育階段適齡殘疾兒童青少年入學率達98.99%。
高等教育更優質,普通高校招生錄取率增長5%,在學研究生總規模達11.7萬人,超出規劃指標1.75萬人,努力讓絕大多數孩子在“家門口”上“好學校”的愿景變為現實。
支撐發展賦能產業 服務社會實現“新突破”
五年來,全市聚焦“教育何為”,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效。
圍繞“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建設和“416”科技創新布局,奮力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深度融合。
人才供給更精準,“十四五”期間累計向社會輸送人才185萬人,特別是,當前全市三大主導產業70%以上一線新增從業人員來自我市職業院校,教育對產業發展的支撐作用顯著增強。
學科實力再突破,2所高校5個學科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名單,進入ESI世界學科排名前1%的學科達到83個,重慶大學工程學成為西部地區高校首個進入前萬分之一的學科。新增2所職業本科院校,10所高職院校入選國家“雙高計劃”,綜合實力大幅提升。
科研創新結碩果,高校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數量大幅增長,國家級重要科創載體加速落地,大力實施“教育強市區縣行”活動,累計服務企業3300余家,高校科研創新在高質量發展中的引擎作用逐漸凸顯。
開放合作更深入,“留學重慶”成為首批全球推廣品牌,持續推動優質職教資源、認證標準、技能人才全面“走出去”,“職教出海”項目覆蓋50余個國家和地區,重慶教育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
深化改革激發動能 教育現代化治理邁出“新步伐”
五年來,全市聚焦深化改革,教育現代化治理取得新成效。
改革試點走在前列,完成中央部署教育改革任務17項,獲批6個教育強國建設首批綜合改革試點。新高考綜合改革平穩落地,形成了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高等學校考試招生模式;率先在全國開展碩士研究生省級聯合命題改革,以3門省級聯合命題替代27門高校自命題,實現了自命題的“減量提質”。
數字教育領跑西部,加快完善數字教育體系架構,教育核心業務數字化達100%,學校多媒體教室實現全覆蓋,優質數字教育資源直達學校班級。
教師隊伍更強更優,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獲批全國教師教育創新機制改革試點,構建重慶特色高質量教師教育體系。優化四級聯動的教師培訓機制,累計培育國家級名師1400人次、市級各類名師1.2萬人次,引進頂尖人才、海外高層次人才較2020年增長77%,“時代楷模”王紅旭、“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李龍梅等147個集體和個人獲國家級榮譽,教師隊伍凝聚力、戰斗力顯著提升。
協同發展成效顯著,推進成渝教育協同發展,建設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試驗區10個、培育試驗區9個,在課程資源共享、教研科研共推、研學基地共用、督導評估共施等方面先行先試。對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業需求,推動兩地24個市區縣共同探索構建現代職教體系和終身學習共同體。
相關鏈接:
責任編輯:邵煜晟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