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為媒 “鄉約”包鸞!豐都縣唱響鄉村振興新樂章
2025-10-17 19:03:39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記者 黃歡)10月17日,“大地歡歌 鄉約四季”2025年全國秋季“村晚”示范展示暨“秋在包鸞”主題游活動在重慶市豐都縣包鸞鎮舉行,為市民群眾呈現了一場充滿鄉土氣息與時代活力的文化盛宴。
活動在歡快的開場舞《神鳥送福》中拉開帷幕。臺上臺下活力互動,共同感受包鸞鎮的生態之美、人文之韻與發展之變。作為市級生態文明示范鎮,包鸞鎮森林覆蓋率達64%,龍河、包鸞河等14條水系潤澤沃土,紅色文化與綠色產業在此交相輝映。近年來,包鸞鎮以“農文旅融合”為抓手,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昔日的“看天田”已成為“生金地”。

活動現場,村歌聯唱《咱們村里有村晚》《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等節目唱出了新時代農民的心聲;原生態《砍柴歌》再現了老一輩的勞動記憶,也展現了包鸞人的奮斗精神;舞蹈《竹織》則將傳統竹席編織技藝融入藝術表演。歌手鄧力川為家鄉創作的《帶你去包鸞》,以及村民自編自演的“村T”《花式巡游》,更是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

活動中還穿插了多輪有獎問答,圍繞包鸞竹席、紅色歷史、自然景觀、產業發展等內容,現場觀眾踴躍參與,展現出對家鄉深厚的了解與熱愛。包鸞竹席作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曾于1960年作為國禮贈予外賓,如今仍是當地文化傳承與產業振興的重要載體。
活動現場發布了“包鸞鎮年度最佳照片”“年度最佳推文”“年度最佳視頻”“五大鄉村游主題”及“五大必吃美食”等一系列成果,全面展示了包鸞鎮在產業發展、文化傳承、鄉村旅游等方面的亮眼成績。從石里紅楓的生態修復,到高標準農田的連片建設;從思鄉宴的煙火滋味,到藍莓產業的蓬勃發展,包鸞鎮正以實實在在的變化,書寫著鄉村振興的生動答卷。

“歌聲會落幕,但振興的步伐不會停歇;相聚有終點,但鄉約的情誼沒有盡頭。”在主持人深情動人的結束語中,活動圓滿落下帷幕。在豐收的季節里,包鸞鎮用歌聲、舞蹈與笑臉,傳遞出了新時代農村的蓬勃生機與無限希望。
責任編輯:劉思利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