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客貨郵要通更要融
2025-10-17 07:14:15 來源: 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國家郵政局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全國目前有1500多個縣級行政區開展了農村客貨郵融合業務,開通合作線路1.3萬多條,建成綜合服務站點14.5萬余個,年均通過客貨郵業務運送的郵件快件超10億件。
廣大農村地區尤其是西部地區的農村,人口分散、村組布局零散,長期面臨著客運客源少、農產品運不出、快遞送不到等痛點,影響農村經濟發展與民生改善。推動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既是保障農村客運穩定運行的有效手段,也是暢通農村地區物流配送、打通農產品出村進城“最初一公里”和消費品下鄉“最后一公里”的務實選擇,是一舉多得的利民之舉。
近年來,我國農村公路建設扎實推進,農村交通基礎設施整體改善、面貌一新。遍布鄉村、連接城鄉的公路網絡,為客貨郵融合發展提供了寬廣“跑道”。
同時,農村客運普遍面臨著較大生存壓力。近年來,隨著我國城鎮化水平提升,以及小汽車進入千家萬戶,農村客運的客流量長時間維持在較低水平。另外,受限于末端網絡薄弱,快遞物流“進村難”“進村慢”“進村貴”不同程度存在,農村快遞往往要到鄉鎮取件,農產品出山渠道有失便捷,較高的物流成本對消費品下鄉和農產品出山都造成了較大影響,優質產品難以接入廣闊市場。
在此背景下,各地積極探索推進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不僅為農村客運經營主體開辟了增收渠道,也有效完善了快遞物流末端布局,讓廣大農村群眾享受便捷的寄遞服務,助力全國農特產品快速走向全國市場,有望取得“1+1+1>3”的協同效應,實現人暢其行、貨暢其流。
推動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并非簡單物理疊加,當前在實踐過程中還面臨著覆蓋廣度深度不夠、合作機制不健全、經營行為不規范等問題,需要社會各方協同發力、系統推進,進一步整合資源、破除堵點,立足農村出行、貨運物流、郵政快遞等實際,分區分類推進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
一是做好“融合”文章,讓資源聚起來。強化頂層設計與資源整合,健全跨部門協同機制,明確交通、郵政、供銷等部門職責,形成工作合力,集約高效整合資源;探索利用既有客運站、郵政所、村級商超等設施進行改造,打造覆蓋廣、功能全、服務優的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站點,拓展“交郵+”應用場景,讓站點成為鄉村服務發展的“多功能樞紐”。
二要守牢“安全”底線,讓發展穩下來。既要嚴格執行客車營運標準,嚴格區分客運與貨運功能,在保障旅客運輸安全的前提下開展郵件快件運輸;也要嚴格落實實名收寄、收寄驗視、過機安檢等安全管理制度,規范郵件快件交接手續,確保寄遞渠道安全暢通;積極運用信息化手段,精準研判和預警處置異常運輸、異常配送、異常運營等情況,提升安全監管能力。
三要提升“服務”質效,讓群眾暖起來。因地制宜優化服務模式,推廣“時間固定、線路固定、站點固定”的“貨運班線”,讓物流配送更高效;結合地方產業特色,打造“冷鏈專線”“特色運輸線”,精準匹配農村群眾的出行與增收需求,讓客貨郵融合不僅“通得了”,更“融得好”。(本文來源:經濟日報作者:吳秉澤)
責任編輯:杜雅雯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