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間 重慶共有29項智能建造經驗做法獲全國推廣
2025-10-16 12:52:27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首席記者 董進)近年來陸續有幾十家建筑央企落戶重慶,重慶的建筑企業也在向新疆、廣東等地拓展業務。在建筑業,重慶具體有哪些成效及突破?
在10月16日上午舉行的“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 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時期重慶住房城鄉建設高質量發展成效發布會上,市住房城鄉建委黨組成員、副主任郭唐勇回答了記者這一提問。

據郭唐勇介紹,“十四五”期間,重慶住建系統圍繞建筑業改革發展、企業和人才培育、建造技術創新等方面持續用力,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建造技術顯著提高、整體實力穩步提升。
主要聚集在三個方面:
——第一,抓企業培優育強。
重慶全力做大龍頭企業集群,新培育本地特級企業4家,總量達14家。同步做強骨干企業新力軍,新引進落戶建筑央企36家,總量達61家。幫助企業擴展市場,先后在四川、新疆、廣東、浙江4省區建立建筑業駐外幫扶聯絡點。
“十四五”期間,施工企業數量由1.6萬余家增至2.2萬余家、增長39.7%,新培育自有工人試點企業96家、高級技能工人1723名。
——第二,抓行業轉型發展。
重慶立足“數字化設計、工業化生產、智能化施工、可視化運維治理”技術路線,以建筑機器人研發應用為重點發展智能建造,一體推進建筑工業化、數字化、綠色化融合發展,在實踐中探索形成了“數字住建+智能建造”行業轉型發展新模式。
“十四五”期間,重慶共有29項智能建造經驗做法獲全國推廣,已累計培育智能建造試點區縣10個、試點項目55個、示范企業17家。
——第三,抓服務效能提升。
重慶大力推行企業資質告知承諾審批,企業網上申請后,3個工作日內便可以取得電子資質證書,實現企業“零跑路”。
重慶在全國率先試點聯合竣工驗收,支持單位工程單獨驗收,惠及3000余個項目。
重慶持續深化工程建設審批制度改革,政府投資項目審批時間由250個工作日壓減至56個工作日、壓減比例達到78%,社會投資項目審批時間由176個工作日壓減至34個工作日、壓減比例81%,促進工程項目早投產、早見效。
相關鏈接:
責任編輯:邵煜晟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