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眼TV-華龍網
聽新聞
第1眼TV-華龍網訊(曹妤)“十四五”以來重慶在住房發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在10月16日上午舉行的“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 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時期重慶住房城鄉建設高質量發展成效發布會上,市住房城鄉建委黨組成員、副主任陳擁軍作相關介紹。

陳擁軍介紹,住房既是民生問題也是發展問題,關系千家萬戶切身利益,關系群眾的安全安居樂業。“十四五”期間,重慶加快建立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不斷優化住房供應結構,大力推動“好房子”建設,持續改善群眾的居住條件,取得了一定成效。有以下三個方面:
——努力滿足群眾剛性住房需求。堅持因城施策、一區(縣)一策,優化住房套數認定、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支持“以舊換新”等,鼓勵區縣因地制宜出臺購房補貼政策,降低購房成本,支持居民合理住房消費。五年來,全市銷售新建商品住房約1.3億平方米。到2024年末,全市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較“十三五”末提高2.1平方米。
——積極支持群眾改善性住房需求。聚焦全鏈條提升住房標準、設計、材料、建造、運維水平,制定“好房子”技術導則和評價體系,加大“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建設力度,打造了一批備受市民青睞的“好房子”項目,推動群眾住房從“有沒有”向“好不好”加快轉變。目前,全市已有“好房子”項目105個,其中在售項目73個;兩江新區、江北等區域的“好房子”項目開盤即熱銷,首月售出八成以上的房子。
——更好滿足群眾租住需求。規范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出臺了《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實施意見》及系列配套制度。通過中央財政資金支持住房租賃市場發展試點,累計培育了100余家專業化住房租賃企業,形成了辰寓、嘛嘛公寓等10余個本地住房租賃品牌,打造了中山四路83號公寓、照母山青年公寓等一批租賃住房示范項目,在軌道站點、商區、園區、校區、院區等“一點四區”籌集市場化租賃住房40余萬套,形成了分散式與集中式有機結合的租賃住房供給體系。
陳擁軍介紹,下一步,重慶將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統籌盤活存量、優化增量、提高質量,滿足群眾多樣化住房需求,推動全市房地產高質量發展。
相關鏈接:
分享成功
相關推薦
參與評論積分 龍珠商城兌好禮
打開第1眼TV-華龍網查看全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