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成效繪就民生畫卷 重慶 “十四五” 住建成績單亮眼
2025-10-16 10:35:56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曹妤)10月16日,重慶市政府新聞辦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 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本場發布會主題是介紹“十四五”時期重慶住房城鄉建設高質量發展成效。

會上,市住房城鄉建委黨組書記、主任唐小平表示,“十四五”以來,重慶全面踐行人民城市理念,抓實城市建設、住房事業、行業發展各項工作,著力穩增長、惠民生、調結構、防風險、促轉型,推動住房城鄉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重點體現在四個方面。

——五年來,重慶扎實推進城市功能補短和品質提升,努力讓群眾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堅持群眾所愿即城市所向,從實際出發,謀劃推進片區更新、基礎設施、軌道交通、排水管網、城中村改造、兩江四岸提升等“六大攻堅行動”,全市域開展城市體檢,統籌推動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四好”建設,加快補齊影響城市競爭力、承載力和可持續發展的短板弱項,城市顏值氣質更佳,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進一步增強。
“十四五”期間,全市新增軌道運營里程238公里、中心城區新增道路通車里程1240公里、山城步道624公里,建成投用了江北機場T3B航站樓、重慶東站等一批重大樞紐工程;更新改造排水、燃氣等地下管網2.2萬公里,新改擴建雞冠石等污水處理廠46座;改造城鎮老舊小區8074個,實施棚戶區、城中村、城市危舊房改造超過10萬戶,增補“一老一小”設施、社區食堂等1萬余處;整治提升兩江四岸濱江風景線70公里,江北嘴江灘公園等18個高品質濱江公共空間建成開放,通過“小切口”來推動“大民生”持續改善。
——五年來,重慶不斷完善住房市場和住房保障體系,努力讓群眾住有所居、住有宜居。
牢牢抓住“安居”這個人民群眾幸福生活的基點,積極適應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謀劃推進住房品質、租購消費、保障水平、存量盤活、房企轉型等“八大提升行動”,扎實做好保交樓、保交房工作,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給,優地優配推動“好房子”建設,在全國率先推進靈活就業人員住房公積金“愿繳能繳”,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基本住房需求和多樣化改善性住房需求。
“十四五”期間,全市累計銷售新建商品住房約1.3億平方米,交付“兩保”項目房屋27萬套,處置“久建未完”項目87個,建設籌集各類保障性住房89.6萬套,有力托舉了廣大群眾的“安居夢”。
——五年來,重慶著力推動建筑業轉型升級,努力培育建造領域新質生產力。
堅持“適用、經濟、綠色、美觀”的建筑方針,謀劃實施培優育強、低碳轉型、智能建造“三大計劃”,大力發展綠色建材、綠色建造、綠色建筑,設立全國首支智能建造天使投資基金,連續舉辦兩屆全國建筑機器人大賽,推廣應用新技術、新材料、新裝備、新產品,加快推進建筑業工業化、數字化、綠色化轉型,努力打造重慶建造升級版。“十四五”期間,全市建筑業本地龍頭企業、落戶央企數量分別增至14家、61家,年產值50億元級企業增至20家,年均吸納就業人口200萬人以上,有效發揮了建筑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支柱產業作用。
——五年來,重慶全面深化住建領域改革,努力破解事關發展、事關民生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
堅持深化改革和數智賦能“雙輪驅動”,從“啃骨頭、守底線、促增量”三個方面找準改革的切入點、突破口,謀劃推進一批具有重慶辨識度的重大改革項目,努力打造標志性成果,讓改革更好對接發展所需、群眾所盼。
比如,聚焦破解長期以來在污水處理中存在的廠網分離、運行分割、職責分散等難題,謀劃實施了“廠網一體”改革,加快構建建管一體、按效付費機制,推動中心城區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躍居長江經濟帶省市前列。
聚焦守護城市“生命線”安全,謀劃實施了地下管線大綜合一體化改革,建成全國首個省級全域全量地下管線數字孿生系統,有效破解了“馬路拉鏈”、管線挖損等難題。
聚焦彰顯國際風范、山城江城風景、巴渝人文風韻,謀劃實施了全市域城鄉整體大美改革,全面推進美麗大都市、美麗區縣城、美麗小城鎮、美麗新鄉村建設,努力實現城市和鄉村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唐小平表示,展望“十五五”,市住房城鄉建委將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和市委六屆七次全會精神,堅決扛起城市工作牽頭部門、主責部門責任,深入實施城市更新三年行動計劃,加快建設創新之城、宜居之城、美麗之城、韌性之城、文明之城和智慧之城,為高水平建設現代化人民城市貢獻住建力量。
相關鏈接:
責任編輯:邵煜晟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