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參與制定人工智能、智能家電、綠色家具等領域51項國家標準
2025-10-15 12:46:53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首席記者 馮珊)在“十四五”期間,重慶在加強質量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有哪些舉措?10月15日,“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 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時期重慶市場監管高質量發展成效新聞發布會上,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鄭立偉就此回答了記者提問。

“質量基礎設施包括了計量、標準、檢驗檢測、認證認可四個板塊,對于市場監管領域來講,我們重點抓了三個方面的工作,包括標準供給、計量能力提升、合格評定效能放大。”鄭立偉介紹說。
從標準供給的角度來講,積極參與制定了人工智能、智能家電、綠色家具等領域的51項國家標準,通過標準的制定,提升了產業話語權和競爭力,贏得發展先機和主動權。如強化了長安汽車、招商車研等“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加快自動駕駛領域關鍵技術的標準化,推動我市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進入快車道。
另外,強力推動農業、工業、服務業和社會事業標準的全覆蓋,政府主導制定修訂的標準有2838項、市場自主制定修訂的標準1.49萬項。鄭立偉表示,這里面比較大的一項成果就是涪陵榨菜國際標準的立項,這將極大提升涪陵榨菜的國際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從這個角度看這項工作是非常有意義的。
第二,花功夫提升產業計量能力。針對支撐“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發展中的關鍵計量問題,將計量測試技術、方法和設備研究融入到產業發展當中。目前,已經獲批籌建3個國家級、9個市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1個碳計量中心,7項科研成果入選全國首批產業計量成果庫,2項產業計量成果入選全國“計量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十大優秀案例,為產業升級和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比如,西南鋁業在航天工程材料方面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西南鋁業正是依托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突破了關鍵結構件生產“測不了、測不準、測不精”的難題,為C919大飛機等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保障,這就是一個很典型的應用。
最后,花功夫提高合格評定效能。大力推動檢驗、檢測和認證能力建設,初步形成了門類齊全、權威公信、通用互認的合格評定服務體系,更好地發揮了傳遞質量信任、促進貿易流通的作用。全市現有檢驗檢測全產業鏈從業機構和企業3336家,去年我市檢驗檢測全產業鏈規模達597.63億元,保有各類認證證書7.9萬張。在這個過程中,還針對性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比如,出臺了小微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激勵措施124項,幫助688家企業,帶動產業產值增加8.15億元。
鄭立偉表示,下一步,重慶市場監管部門將繼續強化質量基礎設施支撐,積極培育產業質量競爭力和新優勢,不斷提升質量基礎設施服務效能。
相關鏈接:
責任編輯:邵煜晟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