盯緊食品安全問題 重慶持續整治學校食堂、外賣餐飲、農村假冒偽劣食品等行業亂象
2025-10-15 12:18:24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首席記者 馮珊)近年來我市食品安全形勢如何?市場監管部門在食品安全監管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10月15日,“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 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時期重慶市場監管高質量發展成效新聞發布會上,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羅德勇就此進行了回答。

羅德勇介紹,“十四五”期間,通過推動全鏈條監管,嚴防嚴控各類食品安全風險,讓老百姓的“菜籃子”“米袋子”安全更有保障,全市食品安全形勢總體穩定。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強化監管,為老百姓把好“安全關”。始終堅持“監管要跑在風險前面”的理念,督促食品生產經營者嚴格落實好安全責任,現場檢查、產品抽檢、網絡監測三管齊下。特別對大家天天吃的米面油、肉蛋奶,進行全覆蓋抽檢。目前,像乳制品、食用油等主要食品的合格率都持續保持高位。
二是嚴格執法,讓違法者付出代價。盯緊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食品安全問題,持續整治學校食堂、外賣餐飲、農村假冒偽劣食品等行業亂象,嚴查重處摻假摻雜、濫用添加劑、虛假宣傳等違法行為,每年查辦的案件都超過1萬件,該罰款的罰款、該關停的關停,涉嫌犯罪的堅決移交公安處理,讓違法者不敢、不能,也讓老百姓安心、舒心。
三是數字賦能,讓食品更加“陽光”、更加安全。建設“渝食安”綜合場景應用,覆蓋“從農田到餐桌”全鏈條,打通了30多個部門的監管數據,用“監控+AI”輔助人工巡查,讓監管更加精準。同時推出“山城有信”平臺,監管人員可快速查看商家信息和信用評級,消費者也可以通過這個平臺掃碼了解商家信用狀況,從而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讓大家吃得更放心。
四是助推發展,推動產業提質升級。在守牢食品安全底線的基礎上,大力實施食品及農產品“標準引領”“品牌助力”“質量提升”等七大行動,先后制定地方標準18項,推動聲明公開團體標準22項,食品及農產品注冊商標累計26.67萬件,推進涪陵榨菜、火鍋食材等質檢中心建設,多措并舉,為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添柴加火”。
五是全民參與,織密食品安全防護網。著力讓食品安全意識扎根于每個人心中,每年都舉辦食品安全宣傳周,2025年的食品安全宣傳周已經啟動,將及時發布政策解讀、消費提示、科普視頻,開展群眾點選抽檢活動750余次,同時還邀請群眾跟執法人員一起去共同檢查餐飲安全,輿論監督、行業自律、群眾參與的共治格局發揮了越來越大的作用。
羅德勇表示,下一步,重慶市場監管部門將更加擔當作為,從嚴從實,不斷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堅決守護好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相關鏈接:
責任編輯:邵煜晟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