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母城渝中 遇見重慶新韻
2025-10-16 06:30:43 來源: 渝中報
當重慶WFC會仙樓觀景臺以一場“空間數字秀”打破城市高空文旅邊界,當長江索道車廂里飄揚起《歌唱祖國》的深情歌聲,當重慶新天地把音樂、舞蹈、巡游、快閃、戲劇、脫口秀等豐富的藝術內容打造為“人+景+藝術”交融的沉浸式場景……一座城市正在用全新的“場景語法”書寫它的時代敘事,在這個國慶中秋假期,吸引了眾多中外游客的目光。
游客與渝中“雙向奔赴”這場節日邀約。在渝中觸摸山城的奇幻景象,感受傳統與現代、本土與國際、文化與商業的交融對話,更體味這座城市在極限地形中生長出的無限創造力與溫暖內核——這正是渝中獻給世界的重慶“新韻”。

這韻,藏在立體魔幻的城市空間里——
生于兩江環抱、長于層疊錯落的渝中,“8D魔幻”的風韻與生俱來。軌道交通2號線穿樓而過,構成“樓上是柴米油鹽,樓下是呼嘯而過”的共生圖景;小徑聞煙火、大道通四方的交通系統,形成“樓中可穿行,屋頂是馬路”的都市意象;山地建筑的多平臺進出,構成“你以為我在樓頂,其實我在樓底”的空間敘事。
地形本是一種束縛,在渝中,卻成了城市創造力的催化劑。中外游客紛至沓來,賞這般魔幻地形,也著迷于渝中對于空間價值的現代重塑——
洪崖洞的吊腳樓被璀璨燈光照亮,呈現著傳統建筑形式的現代化“轉譯”。戴家巷崖壁步道用“垂直生長”的智慧,將地理的險峻化為攀行的美學。聯合國際“云端之眼”不再只是360度俯瞰城市的觀景臺,還能通過VR、AR等技術,來一場將重慶魔幻物理空間轉化為數字世界的奇幻冒險。世貿大廈“天臺131”也在國慶中秋假期里變身為集天際星空音樂會、小熊集市、高空演繹于一體的“天空會客廳”。十八梯傳統風貌區鼓樂演繹、國風舞蹈展演、壩壩宴、祈愿活動等接連上演,假期天天有新意。防空洞褪去戰時痕跡,化身咖啡館、書店、酒吧,在歷史的褶皺里植入生活的松弛……
這一個個“江崖街洞天”特色場景,是渝中在極限地形中創造的嶄新“空間語法”,讓中外游客在視覺和感受的沖擊中體味重慶人生活方式迭代的“韻律感”,個個樂不思蜀。
這韻,藏在全景全時的都市生活中——
讓游客樂不思蜀的,除了山水帶來的立體魔幻,還有重慶人暢快的生活方式。既能閑適地來一碗壩壩茶“擺龍門陣”,也能盡情擁抱24小時不打烊的現代都市生活。這背后是經濟發展帶來的生活品質提升,是“新韻”生活的具象呈現,也衍生出渝中全景全時的消費新體驗。
這個假期,渝中以“不夜川渝”為底色,以創新“夜”態為筆觸,勾勒出“24小時活力城市”的璀璨畫卷。重慶長航兩江游“盛世華章·江上團圓”主題航班化身為流動的文化展廳,載著游客航行于兩江之上。重演藝術中心特邀脫口秀演員,以夜間單口喜劇引爆笑聲風暴。國泰藝術中心則上演沉浸式懸疑話劇《宋美齡耳環丟了》,破解民國謎題。重慶新天地藝游季帶來《引》非遺戲劇全國首演、英國《老時光碎布》川渝首秀等精彩表演。大都會東方廣場舉辦“我們的歌·青春回憶”主題空中花園音樂派對,重慶印象城打造谷村音樂會……這夜間經濟匯集脫口秀、音樂、話劇、文創、非遺等各具特色的文化藝術,讓本地居民與遠方游客有了更多新“趣”處。
新“趣”處自然少不了“買買買”的快樂。作為“世界的重慶客廳、重慶的世界窗口”的渝中,匯集了近500個國際知名品牌、超600家首店首牌,也在全市率先打造支付便利化示范區,讓外籍朋友像本地人一樣體驗“絲滑”的移動支付,讓本地市民的生活日常成為了近悅遠來的主客共享。
這韻,藏在細微點滴的人文溫情處——
主客共享,享的還有城市溫度。
10月2日的李子壩觀景平臺,渝中區群防督察隊隊長向旭在突如其來的秋雨中撐起一把傘,也撐起了打卡軌道交通2號線穿樓景觀的母子三人的小小“晴空”。
這把傘,為“大家專門來重慶打卡,不能讓一場雨壞了興致,更不能讓他們留下遺憾”而撐;這把傘,與2023年千廝門大橋上那把由游客、交警、保安避雨共享的“紅傘”隔空對話。兩把傘,撐起的是同一座城市的體貼與溫柔。它告訴人們,渝中的“新韻”,不僅是都市的國際范、生活的品質感,更是樸實的人情味。
這樣的溫情在渝中隨處可見:在解放碑商圈,民警幫助游客尋回遺失錢包;在李子壩觀景平臺,民警背送疑似中暑的小男孩到交警巡邏車,第一時間送醫治療;在洪崖洞民俗風貌區,渝中交警開辟綠色通道,3分鐘內緊急轉送突發疾病的游客就醫;在長江索道,1800平方米的景區辦公樓直接騰出來給游客休閑打卡。
更具創新性的溫暖,還有國際化的服務細節。在解放碑商圈、洪崖洞民俗風貌區、十八梯傳統風貌區、李子壩觀景平臺等景點,國際志愿者們用流利的英語、泰語、法語等多國語言,提供問路指引、文化講解、秩序維護等全方位服務,讓國際友人深度感受重慶熱情……
正是這樣一個個微小的舉動,無聲中編織了一張無形的關懷網絡,讓每位中外游客都觸摸到了這座城市的溫暖內核。
首席記者 李一
責任編輯:董霞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