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場監管“十四五”成績單出爐 制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等17項指標提前完成
2025-10-15 10:54:26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首席記者 馮珊)10月15日,重慶市政府新聞辦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 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本場發布會主題是介紹“十四五”時期重慶市場監管高質量發展成效。會上,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鄭立偉介紹,市場監管“十四五”規劃明確的制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等17項指標提前完成。
五年來,著力優化營商環境,經營主體創業創新更加活躍。構建“渝悅易企辦”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對企業開辦、變更、遷移、注銷等事項進行了流程再造,優化“一件事”聯辦服務。目前,新設企業一日辦結率99.99%,全程網辦率99.61%;經營主體的數量從五年前的300萬戶增長到目前的383萬戶,創業創新的便利度和積極性顯著提升。針對個體工商戶發展需求,實施了分型分類精準幫扶,在規模提升方面,推動1.23萬戶個體工商戶轉型為企業;在資金支持方面,通過信用融資渠道為個體工商戶提供250億元資金保障,一系列舉措為個體工商戶實現“穩經營、擴規模、促發展”,提供了實實在在的幫助。規范涉企行政檢查,對信息公示、廣告發布等19個檢查事項實行“無事不擾”,占市場監管領域涉企檢查事項總數的30.6%。除投訴舉報、線索核查、監測預警外,原則上不入企檢查,更好地讓經營主體專注于發展。
以川渝市場監管一體化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企業跨省經營發展更加暢通公平。深化市場準入“異地同標”,川渝地區企業和群眾異地申請辦理營業執照,從“兩地跑”變為“就近辦”“網上辦”,累計互辦互發營業執照871戶。破除市場隱性門檻,常態化開展川渝公平競爭審查第三方評估交叉互評,發現并糾正招標采購、招商引資等妨礙公平競爭的政策措施76件,避免地方政府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在監管執法方面,川渝兩地也正在推動“標準一樣、響應同步”。比如,出臺了28種常見違法行為的行政處罰裁量規則,對食品安全、價格等與群眾密切相關的問題,根據危害大小、當事人配合程度,科學確定處罰尺度,既防止“過罰不當”,也不讓違法者有機可乘。
聚力涵養市場生態,市場運行更規范、群眾消費更舒心。強化公平競爭審查,集中清理存量政策措施文件1.13萬件、修訂廢止277件,審查新增的政策措施2.47萬件,從源頭上防止行政機關出臺排除和限制競爭的政策措施,為經營主體發展營造更加公平的競爭環境。加大執法力度,查處計量、廣告等領域違法案件11萬件,教育醫療等民生領域“亂收費”、加油站“缺斤少兩”等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得到重拳整治。加強合規經營指導,開展信用普法培訓1000余場次、受益主體9萬余戶次,從源頭防止侵害群眾權益的經營行為發生。暢通維權渠道,登記處理114萬件投訴舉報,為消費者挽回損失6.2億元,切實解決好群眾消費方面的“后顧之憂”。
“工作的成效可以從一個數據來體現,在中消協對全國100個城市消費者滿意度測評的排名,重慶從2021年的78名提升到目前的23名。”鄭立偉說道。
不斷夯實質量基礎設施,“重慶造”質量更優、公共服務體驗更好。一體推進質量強市、標準強市建設,建成產業計量測試中心13家、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平臺80個,主導或參與制修訂國際標準23項、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1876項,發布軌道交通、養老服務等地方標準962項,通過質量管理、品牌建設、檢驗檢測等幫扶,培育一批質量示范,帶動產業鏈上下游“質量共贏”,我市制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達到90.6,公共服務質量指數達到77.32,整體的質量水平步入了全國前列。近年來,重慶秋田齒輪、中國汽研先后獲得了中國質量獎提名獎,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等3個項目入選全國百個質量強鏈重點項目,重慶企業的影響力和產業競爭力邁上新臺階。
守牢市場監管領域安全底線,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強化食品安全“產、銷、儲、運、餐”全鏈條監管,扎實開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校園食品安全等專項治理行動50余次,組織了750余場食品安全“你點我檢”活動,23萬余名群眾通過“點單檢測”了解米面油肉蛋奶等安全狀況,群眾“舌尖上的安全”更有保障。常態化開展藥品安全風險排查、研判、預警、處置,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抽檢合格率從98.61%上升到99.71%。深入開展電梯安全筑底三年行動、燃氣壓力管道“帶病運行”專項治理等10余項整治行動,全市燃氣壓力管道更新改造法定檢驗率100%,萬臺特種設備死亡率0.02%、在全國處于比較低的水平,讓群眾身邊的特種設備運行更安全。前移關口保障產品質量,加大電動自行車、兒童玩具等產品監督抽查力度,從源頭攔截了5805批次不合格產品,堅決守護好群眾日用消費品質量安全。
持續健全市場監管體系,服務企業和群眾更加精準高效。補齊了反不正當競爭、特種設備安全等領域5部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的“短板”,制定了涵蓋市場監管全領域的8類行政權力裁量權基準,相當于給行政權力上了一個“緊箍咒”,最大限度保證公正執法,防范“類案不同罰”。用數字賦能企業發展,加快打造渝企在線、水電氣收費智管等一批應用場景。比如,上線“渝食安”綜合場景,實現了學校和養老機構食堂“互聯網+明廚亮灶”覆蓋率分別達95.65%和89.43%,實現后廚遠程監控,風險隱患識別自動化、整改效率提高1倍以上,讓“一老一小”吃得更健康、更放心。
相關鏈接:
責任編輯:李茜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