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眼TV-華龍網 李文科 陳美西
聽新聞

第1眼TV-華龍網訊(首席記者 陳美西)石柱縣三河小學女子足球隊連續兩屆奪得“追風聯賽”全國總決賽冠軍,榮膺2024年全國“新時代好少年”榮譽,被譽為大山里的“鏗鏘玫瑰”。在“十四五”期間,重慶青少年體育在深化體教融合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今(14)日,在“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 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二十二場)上,市體育局副局長張周勇介紹了相關情況。
“體育不僅是練身體,更是練精神、練人格。”張周勇表示,孩子們在賽場上的拼搏和成長,正是推進體教融合最生動的答卷。“十四五”期間,市體育局始終盯著孩子的全面發展,重點從三個方面就體教融合作出努力。
第一,打破“體育”與“教育”的圍墻,讓資源流動起來。過去常聽到家長問:“練體育會不會耽誤學習?”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體育是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重慶以青少年“健康第一、全面發展”為根本目標,發揮體育、教育部門各自優勢,將我市青少年體育工作深度融合到國民教育體系之中,幫助青少年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近年來,市體育局出臺文件,實施辦好體校、提升學校體育教學質量、提升體育師資能力等九大行動,實現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和競技體育后備人才質量“雙提升”。
第二,播撒冠軍種子,讓體教融合成為成才“新賽道”。“苗子好,莊稼才好。”張周勇說,在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上,重慶不再只靠體校“一條腿走路”,而是構建了體校、學校、俱樂部“三駕馬車”并行的多元化培養體系。目前,重慶打造了32個國家級體育后備人才基地、17所市級“重點業余體校”、339個市級“體育后備人才重點單項訓練基地”、117個“星級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多元化的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體系不斷完善。此外,還推動區縣體校與中小學校合作共育,加強對學生課外體育鍛煉的專業化指導和科學化訓練,目前,全市50%以上的學校設有體育運動隊,每年約500名學生獲得運動員技術等級認證。
第三,轉變觀念,讓體育成為陪伴孩子一生的禮物。重慶連續3年舉辦“奔跑吧·少年”主題健身全國性示范活動主會場活動,以此推動我市青少年賽事活動的開展。每年舉辦市級及以上青少年體育賽事活動100余場次,為廣大兒童青少年及家長提供多樣化、便捷式的體育賽事服務,服務青少年人數超200萬人次,通過賽事的影響帶動,幫助兒童青少年“走出教室、走出網絡、走向操場”,每天參加體育鍛煉不少于2小時,每人掌握1—2項運動技能,更好地實現健康成長、全面發展。近年來,學校、家庭、社會對青少年體質健康的關注度、支持度極大提升,越來越多的家長愿意讓孩子參與體育,不是為了升學加分,而是希望他們“跑得更遠、笑得更甜”。
相關鏈接:
分享成功
相關推薦
參與評論積分 龍珠商城兌好禮
打開第1眼TV-華龍網查看全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