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保”拼價格不如比服務
2025-10-13 06:30:40 來源: 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近期,多個城市發布了新一年度的“惠民保”產品。與前些年相比,當前“惠民保”產品迭代升級的主要方向,已從最初的“卷價格”逐漸轉向了“卷服務、卷保障”。這一轉變的背后,是對普惠內涵的更深理解——降低保費固然是實現普惠最直接的方式,但若過度追求低價,反而可能偏離惠民的初衷。
在過去幾年的探索中,部分宣傳低保費的“惠民保”產品雖然在表面上減輕了參保人的繳費壓力,但為了控制“賠穿”的風險,不得不提高免賠門檻、壓縮保障責任。其結果是,不少消費者到了申請理賠時才發現存在諸多限制條件,投保容易理賠難的體驗削弱了他們的保障獲得感,也導致參保率面臨下滑壓力。對于承保“惠民保”的保險公司而言,盡管嚴格遵循“保本微利”的經營原則,卻仍難以獲得公眾信任,同時,較大的經營壓力也使其積極性受到消磨。長此以往,“惠民保”的可持續性不僅會受到影響,“惠民保”能否真“惠民”也引人擔憂。
為了實現更深層次、更可持續的普惠,許多地區的“惠民保”產品開始在健康管理上做文章,著力增加健康人群的獲得感。珠海市“大愛無疆”惠民保項目為全體投保人提供腫瘤、慢性病等患病風險監測評估和早期診斷,積極推進惡性腫瘤及高血壓、糖尿病、肺結節等慢性病早篩早診早治體系建立,截至去年年底,累計動員28.1萬名投保人參與癌癥篩查,發現超過2萬例癌癥高風險陽性案例,確診約140例早期癌癥,預計減少醫療費用支出超4000萬元;北京普惠健康保提出,連續3年參保且未出險的參保人,可以從體檢篩查、中醫按摩調理等6項健康管理服務中任選一項免費使用;滬惠保自去年起向參保人提供全市專屬藥店自費購藥九折的專屬權益,并在今年新增在線九折購買原研藥服務。
從根本上看,要推動“惠民保”高質量發展,還需進一步厘清政府和市場的邊界。“惠民保”較為特殊,既具有政策性和公益性的特征,又具備商業屬性。因此,惠民保一方面離不開地方政府在數據共享、宣傳推廣等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也需避免政府對保險定價、理賠等環節進行過度干預。此前,部分城市的“惠民保”產品在經營過程中曾出現違背商業保險運營規律的問題,比如設置最低賠付率,如果最低賠付率沒有達到,則通過修改保險責任的方式追加賠付;對結余資金的使用限制過嚴,導致保險公司既難以“以豐補歉”平滑年度賠付波動,也無法利用結余資金持續提升健康管理服務。
讓人欣喜的是,兩個月前,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于推動城市商業醫療險高質量發展的通知》,明確提出要堅守商業屬性、遵循保險規律,“不得搞低價無序‘內卷式’競爭”,“不得違背商業保險經營原則,預先設定賠付率或設置基金池,不得對已簽訂的保險合同賠付條件進行當年調整”。這為各地“惠民保”從“卷價格”的粗放式發展轉向“卷保障”“卷服務”的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
作為普惠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普惠保險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近年來,我國普惠保險服務人群不斷擴大,產品種類持續豐富,已從最初以農業保險和大病保險為主,逐漸擴充至惠民保、普惠家庭財產保險、新市民普惠保險、普惠學平險等。作為醫療險中的一個險種,“惠民保”從“有沒有”到“好不好”、從“低保費”到“高保障”的探索經驗,也將為更大范圍、更多種類的普惠保險提供有益借鑒。(本文來源:經濟日報作者:楊然)
責任編輯:杜雅雯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