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眼TV-華龍網 唐雨 李一鳴
聽新聞
第1眼TV-華龍網訊(記者 唐雨)村民遇到土地承包、宅基地等問題,如何獲得法律指導?區縣公共法律服務中心能否提供婚姻、繼承等家庭事務的綜合解決方案?哪里可以獲得標準化的合同范本,幫助防范日常法律風險?

10月11日,在“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 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時期重慶司法行政高質量發展成效發布會上,針對網友關注度較高的優化公共法律服務方面問題,市司法局政治部主任、新聞發言人李友生進行了相關解答。

李友生介紹,婚姻繼承糾紛、合同風險防范、農村土地承包等是群眾在生產生活中經常遇到的法律問題。工作中,市司法局將始終堅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持續健全覆蓋城鄉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努力讓群眾對服務成效更加可感可及。主要從三個方面做好工作:
——建好服務渠道,讓群眾“找得到門”
著力完善以市法律援助中心、區縣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基層司法所為實體平臺,以“重慶法律服務網”“重慶村居法務”“12348”熱線為線上支撐的服務網絡,讓群眾遇到婚姻繼承等法律問題時,可以就近便捷獲取法律咨詢、人民調解、法律援助、繼承公證等“一站式”服務。
——精準對接需求,讓服務“對得上路”
針對網友提到的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提供綜合解決方案的問題,市司法局將根據不同類型的法律需求,提供更多差異化個性化的服務。比如,對婚姻繼承糾紛,先行提供調解、公證等非訴訟服務,確有必要且符合經濟困難標準的提供法律援助代理;對合同風險防范,在各區縣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根據個案差異安排值班律師免費代寫法律文書;對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等問題,充分發揮村(居)法律顧問和涉農法律援助作用,將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
——強化數字賦能,讓平臺“集約高效”
市司法局正在重點打造“法治·法律服務”數字應用,計劃在“十五五”期間,全面建設區域性“云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推動律師、仲裁、公證等服務需求全量歸集、資源全域調度、質量全程監督,推動數智化時代法律服務業高質量發展。
相關鏈接:
分享成功
相關推薦
參與評論積分 龍珠商城兌好禮
打開第1眼TV-華龍網查看全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