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立法質量 “十四五”時期重慶市司法局有這些創新措施→
2025-10-11 15:48:00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記者 唐雨) “十四五”期間,重慶市司法局在提升立法質量方面,采取了哪些創新舉措,讓立法更好回應群眾期待與發展需求?
10月11日,在“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 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時期重慶司法行政高質量發展成效發布會上,市司法局局長種及靈對此問題進行了相關解答。
種及靈介紹,“十四五”以來,重慶市司法局堅持改革與法治相統一,以社會需求為切入點,以提高立法質效為著力點,在全國率先建立政府立法全生命周期管理機制,同時加強重點領域、新興領域和民生領域創制性立法,政府立法質效得到大幅度提升。具體來講,市司法局主要抓了三個方面的工作:
——把好“入口關”,讓立法的項目選得準
市司法局堅持“群眾出題、政府答題”,聚焦企業、群眾的“急難愁盼”來精準選題,同時通過政府網站、渝快辦APP等線上渠道,以及21個市政府立法聯系點、200多個立法信息采集點,常態化收集意見建議,讓最接地氣的“金點子”搭上“立法直通車”。比如,過去老舊小區電梯故障的維修責任存在“踢皮球”的情況、人員受困以后救援慢,這成了不少居民的“心頭愁”。我們通過立法聯系點收集到相關的訴求以后,及時將修訂電梯安全管理辦法列入立法計劃,最終用制度明確了維修責任劃分、響應救援時限,讓居民乘梯更安心。
——把好“過程關”,讓立法條款立得住
在立法中市司法局嚴格審查把關,平衡各方利益、匯聚多方智慧,努力讓政府的立法更精細、有特色、可操作。比如,在制定反不正當競爭條例時,市司法局既邀請了法律專家來系統梳理條款的邏輯,又通過線上問卷、線下座談的方式廣泛收集了500余條商家和消費者的意見,最終明確禁止平臺強制商家“二選一”,消費者的選擇權得到了切實保障。
——把好“落地關”,讓制度真正管用
市司法局在全國首創了政府立法執行效果評議機制,每次修法前都及時“回頭看”,形成了“評估—反饋—修改”的閉環機制。比如,在對軌道交通條例進行立法后評估中,發現市域鐵路與城市軌道銜接不暢、乘客需要長距離步行換乘的問題,所以在條例修訂時,市司法局針對性地增加了統籌規劃城市軌道與市域鐵路、主要站點設置等相關條款,讓“法言法語”變成市民出行的“實感實得”。
最后,種及靈表示,立法從來不是“獨角戲”,而是“眾人行”,希望廣大市民打開渝快辦APP,掃描市司法局官網的立法建議二維碼,參與立法工作,讓市民的“金點子”成為立法的“金鑰匙”。
相關鏈接:
責任編輯:李茜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