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創新“試驗田”?重慶自貿試驗區探索形成176項制度創新成果
2025-10-11 13:00:18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曹妤)重慶自貿試驗區作為全市重要的開放平臺,在發揮制度創新“試驗田”作用方面,取得了哪些工作進展?

在10月11日舉行的“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 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時期重慶商務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效新聞發布會上,市商務委副主任、重慶自貿辦副主任唐衛東作相關介紹。

唐衛東介紹,一直以來,重慶將自貿試驗區作為制度創新的“試驗田”,通過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圍繞解決經營主體關切和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在這個占全市面積1.46‰的平臺上,累計探索形成了176項制度創新成果,集聚了全市超60%的外貿進出口量、超30%的實際使用外資。重慶自貿試驗區以“小切口”創新增強企業和群眾獲得感,具體來看,可以用3個關鍵詞來形容。
第一個是“首創”,在西部在全國率先開展改革創新、形成具有代表性的做法。比如,在西部地區率先開展了藥食同源商品的進口通關便利化改革試點,優化兼具食用與藥用雙重屬性的藥食同源商品進口通關流程,由原來的15天縮短至最快30分鐘。丁香、小茴香等香辛料是藥食同源商品,也是重慶火鍋底料等特色食品提味增香的關鍵原料,需要大量進口,通過此項改革創新,大家能夠品嘗到更加鮮美、更加實惠的火鍋。
第二個是“差異”,立足內陸特色,開展有別于其他自貿試驗區的改革創新,形成具有重慶辨識度的成果。比如,依托重慶特有的西部陸海新通道,在進口國外牛肉等優質食品的過程中進行了流程再造,由原來的江海聯運變模式為鐵海聯運模式,運輸時間快了5-10天,同時,我們創新了鐵海聯運數字提單,銀行能憑借這一提單,為企業提供一筆動產抵押貸款,解決企業資金需求,企業進口規模得以擴大。通過差異化探索,超市里進口優質食材越來越多,廣大群眾能夠享受到更多物美價廉的優質商品。
第三個是“集成”,重慶圍繞長安、賽力斯等萬億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開展全產業鏈集成創新。比如,在研發環節,創新了智能網聯汽車行業數據出境負面清單,為重慶造汽車“賣全球”提供便利化數據出境服務,有效降低企業出海成本。在運輸環節,我們創新了“船載新能源汽車集裝箱海事跨域監管服務新模式”,經重慶海事部門查驗的新能源汽車出口集裝箱,原則上不再需要沿海地區進行二次抽查和檢驗,節約物流成本約3000元/箱。后市場環節,我們利用綜合保稅區開展了保稅新業態,將汽車變速箱等舊件運抵自貿試驗區,在國內工廠進行維修、檢測、再制造,開辟汽車零部件制造“新賽道”。通過全產業鏈的集成創新,有力促進了我市汽車產業開放發展。
唐衛東表示,未來,重慶自貿試驗區將持續開展首創性、差異化、集成式創新探索,形成更多“為國家試制度、為地方謀發展”的創新成果,讓企業和群眾更加可感、可及、可知。
相關鏈接:
責任編輯:常涵笑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