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區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強度躍居重慶第一
2025-10-11 10:48:42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通訊員 曹飛躍)10月9日,重慶市統計局、重慶市科技局聯合發布了《2024年重慶市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公報顯示,北碚區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強度為5.90%,在38個區縣中排名第一,比上年提高1.44個百分點,超出全市平均水平3.42個百分點;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達54.56億元,較上年增加19.6億元,同比增長56%,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總量和投入強度雙雙創歷史新高。

研發投入強度是指研發經費投入與地區生產總值之比,反映著一個地區對研發活動資金支持力度以及創新驅動發展水平。特別是2024年以來,北碚區按照區委“12345”工作體系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科技創新水平不斷邁上新臺階。2024年全區創新報表位列A檔全市第5位,2025年第一二季度繼續位列A檔,綜合科技創新指數連續四年位居全市第1;全區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占工業總產值比重達66.6%、排全市第3;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企業數量分別達到484家、4059家,均居全市前列。

在主體培育方面,北碚區堅持雙管齊下“量質并舉”,賦能存量長“肌肉”、孵化招引促增量。全區細化落實《北碚區高企科企“雙倍增”實施方案(2023—2027年)》,圍繞北碚6條重點產業鏈實施“鏈長制”招商,陸續出臺人才創辦企業、高企復審、科企培育等政策,“1+11”的創新體系引導計劃兌現各類獎補資金超1000萬元。截至目前,全區新培育科技型企業435家、累計4059家,排名全市第5;新申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95家、累計484家,位居全市第9。
與此同時,北碚區堅持“四鏈融合”建設創新平臺,推動科創產業強鏈、補鏈、延鏈。2024年以來,北碚全區新增市級眾創空間2個,獲批中國—匈牙利食品科學“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高端裝備鑄鍛件極限制造川渝共建重點實驗室,創新平臺累計達305個(含國家級46個)。各平臺充分發揮創新鏈關鍵環節作用,爭取各類市級創新項目1.54億元,實現創新成果轉化和技術合同成交額33.53億元、同比增長131%。在今年8月召開的重慶市科技創新大會上,全區共有21項成果獲頒重慶市科學技術獎勵,其中4個項目獲自然科學獎一等獎、4個項目獲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獲獎數量分別占全市頒獎總數的50%和16.6%。

此外,在科技交流合作方面,北碚區不斷深化校地合作、川渝合作和國際合作,依托科技創新要素開放流動和共享共用更好推進自主創新。今年3月,校地《全面深化合作協議》正式簽署,北碚區“一圈一港一園”(環西南大學創新創業生態圈、環大學人才創新創業服務港、明月湖科創園北碚“智慧農業及終端”特色園區)獲重慶市科技創新領域最佳實踐案例提名;今年8月,市人社局、市發展改革委發布關于表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先進集體的決定,北碚科技局成為區縣科技系統唯一獲獎的代表單位。10月12日,2025“一帶一路”食品安全與營養國際研討會暨2025國際產學研用合作會議還將在北碚舉辦,來自匈牙利、俄羅斯、西班牙、巴西、埃及、瑞士等多國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實現跨境融合的科技人文交流。
“下階段,北碚區將繼續緊緊圍繞‘12345’工作體系,促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打造更多具有北碚辨識度的標志性科創成果,繼續交出科技創新高分報表,加快建設重慶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承載區。”北碚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責任編輯:董霞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