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縣石寶鎮:“渝里鄉商”出良方 民生難題“迎刃解”
2025-10-10 15:40:59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特約通訊員 毛世洲)10月8日,忠縣石寶渡口入口處的候船亭內,幾名計劃乘船前往石柱西沱古鎮旅游的乘客,在耐心等候客渡船到來。石寶渡口的改造升級以及配套候船亭、公廁等設施的建設,是石寶鎮試點“渝里鄉商”基層議事協商改革的成果之一。
2024年,作為忠縣唯一開展“渝里鄉商”基層議事協商改革試點鄉鎮,石寶鎮組建議事協商理事會,根據議事協商具體事項、輕重緩急等合理確定“1+10+N”類議事協商主體,按照“三階(議前、議中、議后)六步(常態收集議題、審核征集議題、確定協商方案、開展議事協商、落實協商結果、評價反饋總結)”流程,規范開展鎮、村兩級議事協商活動,先后解決了石寶渡口改造升級、場鎮秩序混亂、橘園小區無消防通道等多年未解決的民生難題,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
多方共議:“野渡”變身旅游打卡點
石寶渡口是“石寶至西沱”客渡船停靠點,往來群眾和外地游客眾多。
由于三峽移民,石寶鎮場鎮整體搬遷,該渡口2003年前遷至印山社區二組長江邊。從主公路通往江邊客渡船的是一條泥濘小道,兩旁雜草叢生,一遇下雨,乘客很容易滑倒。該渡口雖緊鄰石寶寨和石寶場鎮,系官方正規渡口,卻多年來如同“野渡”一般存在。
今年上半年,群眾多次向鎮黨委、政府反映石寶渡口急需改造升級的問題。按照“五議五不議”原則,鎮黨委派人實地走訪后,決定將該其作為“渝里鄉商”的議題。
今年5月29日,一場議事協商會議在石寶鎮政府機關會議室舉行,政府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村(社區)代表、利益相關代表等圍坐一圈,就石寶渡口改造升級一事開展討論,現場氣氛熱烈。
“石寶為二類渡口,年運載客量8萬余人次。最近,群眾多次反映石寶渡口存在的問題,經現場踏勘,發現問題確實存在。我們今天召開專題議事協商會,希望大家就渡口改造升級一事踴躍發言。”會議召集人道出開場白。
“晴天一身灰,下雨滿腳泥,這個問題確實需要解決。群眾下河坐船很不方便,建議修一條水泥梯道。”居民代表明志祥說。
“與其說這里叫渡口,還不如說是一塊荒坡,那么多游客過往,既不方便,又有損我們忠縣形象。”鎮人大代表鄭月華說。
“客渡船早上第一班準時發班,其他班次不定時,候船時天晴曬死人,下雨淋個遍,我覺得有必要修個候船亭。”渡口周邊的居民吳德會提高了嗓門。
……
與會人員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會議召集人詳細聽取發言后,引導大家就修建梯道是否符合規劃、建設資金來源、建成后如何管護等開展討論。經過一上午的討論,最終決定啟動石寶渡口提檔升級工程,建設手續、資金等也有了解決辦法。
今年7月,石寶渡口建成,往來坐船乘客的出行條件大大改觀。但圍繞該渡口的議事協商仍未停止:有乘客認為對岸的西沱渡口環境漂亮,而石寶渡口雖緊鄰石寶寨,卻“沒有來到旅游景區的感覺”;候船乘客內急時,得跑到附近居民家中借用廁所或就地解決……
針對新問題,石寶鎮黨委、印山社區黨支部及時組織居民代表等利益相關方座談、協商。最終,大家一致同意在渡口修建一座和場鎮風貌協調的廊坊候船亭,并在附近修建公廁……
如今,石寶渡口及附屬設施全部投用,既為過往群眾提供了一個良好的乘船、候船環境,也讓這片曾經的荒坡變成了旅游窗口和游客打卡地。
同題共答:從“停車難”到“停車暢”
今年國慶節前,石寶場鎮居民杜艷紅開著新能源汽車回家過節。她麻利地將車開進場鎮新建的停車場,停在一個帶充電樁的車位上,給自己的愛車充電。
“以前找個停車位比登天還難,開電車也不知道在哪里充電。現在好了,再也不用為這些事發愁了!”杜艷紅臉上滿是笑容。
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石寶場鎮的私家車數量越來越多,但場鎮內的停車位嚴重不足。不少車主為圖方便,隨意將車輛停放在街道兩側、人行道,甚至消防通道上。每到逢集日、旅游旺季或逢年過節,場鎮更是堵得水泄不通,不僅影響了居民的正常出行,還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
“前年過年,我家老人生病,救護車被堵在半路動都動不了,急得我直跺腳。”家住石寶場鎮臨溪街的居民秦太平至今心有余悸。
這些年,新能源汽車的普及讓充電難題日益凸顯。但石寶場鎮一直沒有安裝公共充電樁,不少居民只能冒著風險從家里拉電線充電,安全事故隱患重重。
石寶場鎮居民對停車難、充電難以及場鎮秩序混亂的問題反映強烈。事實上,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居民的居住品質,也制約了場鎮發展,成為基層治理一大難題。
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在于合理規劃建設停車場和安裝充電樁,但石寶場鎮既是旅游區又是規劃紅線區,可用于建設的土地十分有限。
“土地資源緊張,那就從科學規劃和優化現有資源入手。”針對群眾反映的問題,鎮長劉艷權果斷提出。在鎮黨委、政府支持下,印山社區黨支部啟動了新建停車場、優化場鎮秩序專題議事協商活動。
場鎮規劃涉及多方利益,要想制定出讓大家都滿意的方案并非易事。在鎮黨委、印山社區黨支部引導下,居民代表、商戶代表、老黨員、退休干部、經濟發展板塊干部等多次召開議事協商會,就停車場選址、安裝充電樁以及規范場鎮秩序等問題展開深入討論。
經過反復商議和修改,最終確定新建2座停車場。一座位于石寶寨景區旅游街牌坊附近,有150多個停車位,配套有公廁和充電樁,并可滿足旅游大巴停車需求;另一座位于五一街菜市場附近,有120個車位。同時,施劃限時停車位150個、增設候車站臺4個,更新藝術裝置、標識標牌20余處,規范22輛客運車停靠點及行駛路線,全力保障場鎮秩序良好。
“通過議事協商這種方式,既充分考慮了居民和商戶實際需求,又兼顧了場鎮整體規劃和發展,實現了多方共贏。”印山社區黨支部書記吳德飛說。
今年國慶節前,石寶場鎮2座集中停車場已投用,充電樁全部安裝到位,居民停車難、充電難問題大大緩解,場鎮秩序明顯改觀。
眾人共定:橘園小區有了消防通道
前不久,石寶鎮印山社區黨支部書記吳德飛到橘園小區回訪消防通道建設相關事宜時,被居民團團圍住。
“感謝政府給我們修通了這條消防通道,我們住著安心多了!”一名居民緊緊握著他的手說。
“這是大家共同協商討論的結果,要謝就謝你們自己。”吳德飛笑著回答。
2009年,有開發商在石寶場五一街附近果園邊,新建了2棟樓房,并命名“橘園”。房子建好后,后方施工便道被損毀,漸漸形成菜園地。
橘園小區交房后,64戶居民陸續裝修入往。橘園小區前方坎下即為和平街臨街房屋的后方,居民只能通過一條狹窄的人行便道出入。若購買了大件物品,只能背或扛回家。
車輛沒辦法開到院壩,出行不方便不說,還存在極大消防安全問題。2022年的一天,一居民家不慎失火,消防車停在小區后方幾百米處進不來,眾人急得團團轉。好在明火很快被撲滅,才未造成嚴重損失。
住在橘園小區的200多名居民一直憂心忡忡,大家一直期盼能解決消防通道不暢通的問題。
今年4月,印山社區黨支部將橘園小區消防通道建設問題作為“渝里鄉商”的議事內容。開展議事協商活動前,社區黨支部摸清了消防通道建設所涉菜園系多年前完成統征的國有土地情況,并向鎮黨委作了匯報。
5月11日,一場關于橘園小區消防通道建設的議事協商活動在橘園小區樓下壩子舉行。鎮黨委領導,部分縣鎮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社區干部,居民代表,菜園主人等齊聚一堂展開討論。
“房子住十多年了,車子一直開不到屋,進出好不方便!”居民代表陳翠有些激動地說。
“關鍵是消防車開不進來,我們整天提心吊膽,生怕哪天又發生火災。”居民吳文瓊說。
“人的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這兩棟樓的消防通道缺失問題雖說是歷史遺留問題,但現在應該想辦法解決。萬一哪天發生火災,后果就嚴重了。”鎮人大代表雷永福說。
“菜園是以前統征了的,屬國有性質,建議將菜園毀掉,修建消防通道。”縣政協委員彭小平提出建議。
“我種了這么多年菜,現在要修公路,我愿意無條件交出來。”菜農代表崔吉蘭表態。
與會人員直面問題,并提出解決辦法。經過幾輪協商討論,建設消防通道所涉土地、資金、施工隊伍問題分別得到落實,路幅寬度等建設標準也得到明確。
5月23日,這條長約200米的消防通道啟動建設。6月27日,消防通道建成。盼了十多年的公路終于修通了,兩棟樓的64戶居民高興得像過年一樣,有在外工作的小區居民紛紛給鎮、社區干部打電話致謝。
“得益于‘渝里鄉商’基層議事協商改革,橘園小區這條消防通道,既改善了200多名居民的出行條件,也極大保障了消防安全。我們將持續深化拓展改革成果,議出基層治理新效能,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石寶鎮鎮長劉艷權說。
責任編輯:董霞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