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女性展現“半邊天”力量 女性就業人員占比達44.4%
2025-10-09 10:37:53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記者 吳禮霜)10月9日,“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 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十五場)在渝舉行,會上介紹了“十四五”時期重慶服務婦女兒童發展工作成效。

市婦聯黨組書記、主席彭燁介紹,“十四五”以來,重慶婦女兒童事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婦女健康狀況大幅改善,人均預期壽命達到82.8歲,教育水平穩步提高,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8.3%,性別差距基本消除,社會保障持續提升,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女性占比達到49.63%,婦女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作用更加凸顯,女性就業人員占比達44.4%,重慶女性以巾幗不讓須眉的擔當生動詮釋了“半邊天”的力量。

這五年,重慶市婦聯深耕家庭土壤,讓“好家風、好家教”成為千萬家庭的幸福密碼。通過開展家風故事分享、家庭閱讀、婚戀交友服務等一系列貼近年輕人喜好、充滿生活氣息的場景化活動,不斷豐富家庭文化內涵,提升家庭成員的綜合素養。同時,還尋找出10萬余戶“最美家庭”,他們中有榮獲全國文明家庭稱號的典范,也有被央視等媒體廣泛報道的先進代表——比如在平凡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的快遞員夫婦秦庭群家庭,以及投身遺體器官捐獻公益事業的龔光榮家庭。這些平凡而動人的榜樣,微光成炬,照亮了千萬家庭向上向善的精神坐標。
重慶市婦聯還系統構建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讓更多父母成為智慧家長。將家庭教育納入城鄉社區治理、基本公共服務清單,重慶在全國率先實現家庭教育指導中心的省域全覆蓋,這在全國也是首個、也是唯一。同時,在家庭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面,重慶已邁出領先的步伐,重慶第二師范學院成功獲批開辦西部首個家庭教育本科專業,聚焦全生命周期的“大家庭教育”理念培養專業人才,今年首批45名本科新生已于9月順利入學。
這五年,重慶市婦聯守護婦兒民生,讓“急難愁盼”變成“家門口的溫暖”。把惠及婦女兒童的“渝好空間”社區綜合服務體建到了家門口,集成“九好”便利服務,比如“好娃托管”解決了小神獸放學沒人管的問題,“好業工坊”讓女性在家門口就能靈活就業。
為了不讓處于困境的孩子們孤獨前行,重慶市婦聯招募了16萬名“愛心媽媽”,分類結對關愛留守困境兒童18萬人,為孩子們提供親情式陪伴和教育關愛。實施聯合國“童成長”項目,開展“情暖童心·相伴成長”心理團輔、個輔,區縣全覆蓋組建“渝好”歡唱團、歡跑團,用音樂和運動潤澤療愈孩子們的心靈。持續實施“春蕾圓夢”“兩癌救助”“母親水窖”等關愛項目,為困難姐妹們雪中送炭。還在新興領域建立婦聯組織,努力成為各行各業姐妹們身邊的溫暖力量。
這五年,重慶市婦聯筑牢權益防線,讓“娘家人”成為婦女兒童最硬氣的“靠山”。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婦女權益,反家暴體現出了“重慶速度”,全國首創“一站式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制度,受害人最快20分鐘就能申請到人身安全保護令,反家暴不再只是冰冷的法律條文,而是觸手可及的一份安全。
在婦女兒童維權站、村(社區)婚調室,婚姻家庭矛盾糾紛調解成功率達到90%以上。“婦女維權一件事”實現在線維權咨詢、問題上報、多跨處置服務,辦理時間壓減50%。“未成年人家庭監護風險防控一件事”實現智能精準排查,重大風險家庭得到事前介入并有效干預防控。
這五年,重慶市婦聯賦能女性成長,讓“她力量”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鮮活注腳。幫助女性把“就業”變成“事業”,推出靈活就業網絡招聘專區、創設女大學生就業服務“云超市”,服務創業就業47萬余人次。培育巾幗優品推介官,建成巾幗主播人才庫,讓更多的女性參與數字經濟,共享數字紅利。通過巾幗科創培樹計劃凝聚230名女科學家,有4項成果成功入選“全球科技女性創新百項成果”,航空航天、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都有重慶女性的卓越貢獻。
為了給女性創業者的“產品”找“出路”,重慶市婦聯打造了“渝好優品”區域公共品牌,累計甄選5317款優品上線數字市集,與亞馬遜、京東跨境等電商平臺結成跨境助銷伙伴,跑出品牌出海的加速度,贏得國際市場的認可,比如,秀山邊城繡娘的刺繡作品已經通過“優品市集”賣到了浙江的商超、廣東的電商平臺,甚至遠渡重洋成為了海外市場的搶手貨。
彭燁表示,渝州女性多豪杰,堅韌、忠勇、開放、爭先的重慶城市精神正孕育著新時代獨立自信、敢于追夢的重慶女性。“我們將繼續以娘家人的溫度,為廣大女性的成長護航,做好讓姐妹們安心、讓孩子們開心、讓家庭放心的件件小事。讓重慶這座城更加友好、更加溫暖。”
相關鏈接:
責任編輯:常涵笑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