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論】兩江評 | 雙節同慶:以家國情懷守護團圓意
2025-10-05 06:00:01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中秋,承載著古代勞動人民對于闔家團圓的千年期盼;國慶,凝聚著新中國從戰火走來的民族喜悅。當中秋遇上國慶,八天的小長假,既有闔家圍坐的傳統團圓儀式,也有攜手出游的現代表達;既有走親訪友的煙火熱絡,也有堅守崗位的責任擔當;既有居家休憩的松弛,也有廉潔自律的清醒。這份喜上加喜的假期背后,實則是千萬人以不同方式守護團圓的生動圖景,雙節的意義,正因家國情懷的激蕩而愈發厚重。
以“奔赴”繪就團圓底色:讓親情與友情溫暖相聚。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相見歡”常被賦予團圓與和睦的象征意義。如今,經濟發展與科技進步讓“相聚”有了新的注解:越來越多人奔赴大城市打拼,現代生活的分別雖比古代更頻繁,但高鐵、通訊等便捷條件,也讓團圓的距離不斷縮短。雙節期間,有人搶票千里趕回家中,彌補平日陪伴的缺憾;有人帶著家人、約上好友奔赴山海,在旅途中共度時光。數據顯示,截至9月28日8時,鐵路12306已累計售出國慶中秋假期(9月29日至10月10日)車票超9000萬張。搶票熱的背后,是對親情的迫切奔赴,更是中國人刻在骨子里對團圓的執著追求。
以“擔當”筑牢團圓底氣:用堅守守護萬家平安。當大多數人沉浸在團圓喜悅中時,總有一群人以堅守詮釋擔當。從踏上回家列車的那一刻起,鐵路工作人員的調度指揮、乘務員的貼心服務,保障著每一趟旅途的順暢;抵達景區后,工作人員的秩序維護、安全提醒,讓游玩多了份安心;漫步街頭,民警巡邏守護秩序、環衛工人清掃路面,讓城市始終保持整潔……雙節期間人流量激增、風險點增多,正是這些“不打烊”的堅守,讓節日人流轉化為經濟增長的動能,讓潛在風險變成安全保障,為千萬家庭的團圓筑起了堅實屏障。
以“廉潔”守護團圓根基:憑底線護航節日清風。節假日既是身心放松的契機,也是考驗初心的“關口”。對黨員干部而言,雙節的團圓不僅關乎個人家庭,更連著群眾的信任與期待:若思想松懈、觸碰紀律紅線,不僅會毀掉自己的家庭團圓,更會損害群眾利益。中央紀委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國慶中秋期間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從嚴糾治“四風”的通知》,要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加強監督檢查,堅決防止“四風”反彈回潮。這份通知,既是引導黨員干部廉潔過節的“指路牌”,也是守護他們平安團圓的“保護罩”。唯有繃緊紀律之弦、嚴守廉潔底線,才能守住自己的小家團圓,守護好群眾期盼的萬家安寧。
雙節同慶,每一種“守護團圓”的行動,都浸潤著家國情懷。對小家的珍視、對崗位的責任、對群眾的擔當,最終匯聚成節日里最動人的底色。激蕩這份家國情,我們不僅能實現心中的團圓意,更能讓這份溫暖與責任,照亮每一個平凡日子。
作者:羅瀟瀟
編輯:曹葉
審核:楊洋
監制:白永茂
華龍網兩江評投稿郵箱: liangjiangping@cqnews.net
責任編輯:曹葉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