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眼TV-華龍網 陳美西 石濤
聽新聞
第1眼TV-華龍網訊(首席記者 陳美西)今(30)日,重慶市政府新聞辦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 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時期重慶青年發展成效。

發布會上,團市委書記龍東閣表示,“十四五”這五年,團市委深入實施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持續打造“青春建功新重慶”總名片,重慶青年工作連續5年在共青團系統位列第一方陣。
重慶如何“成為萬千青年向往之地”?龍東閣從青年“理想信念更堅定、成長發展有支撐、急難愁盼有回應、建功立業有舞臺”四個方面取得的成果作解答。

理想信念更堅定
五年來,黨、團、隊育人鏈條一體貫通:在重慶,110萬少年兒童戴上紅領巾、61萬青年加入共青團、40萬青年光榮入黨,是廣大青年踴躍追求政治進步的“人生三部曲”。
此外,重慶實施“紅巖新青年”計劃,舉辦“紅巖青年學”“紅巖青年說”“紅巖青年行”系列活動4000余場。41萬青年在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中接受洗禮,聽黨話、跟黨走成為青年的自覺追求。
重慶共青團新媒體全網粉絲達到1200萬,官方微信、微博政務指數連續五年位列全市第一,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青年化闡釋生動可感。
成長發展有支撐
五年來,《重慶市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8—2025年)》主要指標如期完成。市委全會部署安排青年發展重點任務,市政府工作報告每年回應青年關切需求,青年成長與重慶發展深度融合。
市級青年工作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從24家增至30家,與17家參與單位、各區縣聯席會議多跨協同,實現從“各自為戰”到“集團作戰”的轉變。青少年權益保護法律法規從9部增至11部,青年創業促進條例進入立法程序。《規劃》既定的54項重點任務如期全面完成,30項主要指標交出“高分報表”。
市青少年活動中心建成投用,北倉文創街區、下浩里老街等一大批青春地標煥新亮相,青年有了更多“好去處”“好耍事”。
“急難愁盼”有回應
五年來,針對青年就業創業、租房住房、婚戀生育、子女教育等現實需求精準施策,重慶出臺《百萬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留渝來渝就業創業行動計劃》《重慶市“青年安居工程”行動計劃》等青年專屬政策,吸引1.9萬大學生加入“西部計劃”,促進64萬大學生“就在重慶”,幫助94萬青年人在山城安居。
實施“我為青年辦實事”十大民生項目,125億金融支持幫助4萬多個青創項目“揚帆起航”;“團團”免費假期公益托管化解55萬個孩子的“假期焦慮”;“青春之約”精準牽線解鎖5萬青年的“幸福密碼”。
此外,開展職業病危害專項治理,青年職業病發病率低至百萬分之二;12萬青年通過“渝青夜校”充電加油,83萬青年接受繼續教育,終身學習成為青年新風尚;打造“留學重慶”品牌,2.8萬重慶青年出國(境)留學,6.5萬國(境)外青年來渝求學。
建功立業有舞臺
五年來,聚焦科技創新、鄉村振興、綠色發展、社會服務、衛國戍邊一線,重慶青年建功立業有舞臺。在科技創新前沿,青年是破局的“排頭兵”。678支青年突擊隊在攻堅“卡脖子”技術上勇挑重擔,1.7萬青創先鋒在“創青春”“挑戰杯”賽場中勇攀高峰,超100萬青年立功競賽勇往直前,一大批青年領銜的“獨角獸”“瞪羚”企業勇立潮頭。
在鄉村振興熱土,青年是奔涌的“新農潮”。120萬大學生通過“三下鄉”“返家鄉”,把論文寫在田間地頭。3.9萬青年返鄉創業變身鄉村CEO,1.1萬青年電商為家鄉帶貨超3億元。
在綠色發展一線,青年是忠實的“環保俠”。128萬生態環保志愿者秒變“河湖守護官”“家園美容師”,以青春守護綠水青山。
在社會服務末梢,青年是溫暖的“山城光”。1千余名青年城市“改造師”將“金角銀邊”轉化為看得見、用得上的“小美好”,1萬余名青年數字人才在服務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中大放異彩。
五年間,青年社會組織從172個增至321個,超4000名青年社工持證上崗,青年從受益者轉變為奉獻者。270萬注冊青年志愿者化身“山城雪豹”“藍精靈”“馨小青”,成為搶險救災、賽會服務、助老助殘的靚麗風景。
龍東閣表示,展望“十五五”,重慶將持續推進全市域青年發展型城市、青年西部就業創業首選之城、青年婚育友好型社會建設,讓重慶成為萬千青年向往之地。期望廣大青年發揚“堅韌、忠勇、開放、爭先”的城市精神,在“六區一高地”建設的火熱實踐中,書寫更炫、更酷、更燃的青春華章!
相關鏈接:
分享成功
相關推薦
參與評論積分 龍珠商城兌好禮
打開第1眼TV-華龍網查看全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