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江評 | 建新能源汽車之都,看重慶“升維邏輯”
2025-09-29 09:39:00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打造“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之都”——這是重慶深入落實黨中央關于汽車強國建設的重要部署,更是一場關乎城市未來的深刻變革。面對一場全國乃至全球范圍的產業競速,重慶如何突圍?9月28日召開的重慶市推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之都建設座談會,給出了清晰的答案。
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之都怎么建,行業企業很有發言權,一場座談會,將相關領域企業負責人匯聚一堂,聽他們暢所欲言,建言獻策,背后是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解難題促發展的滿滿誠意。不僅如此,座談會還提出要及時推出更多含金量高、針對性強的政策舉措,清單化解決企業急難愁盼問題,這些無不給企業吃下發展的定心丸。
干勁兒有了,信心足了,怎么拼成了關鍵。座談會給大家指明了方向,描繪了重要路徑,就是要推動政府側、社會側、產業側、企業側“四側”協同發力,實現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四鏈”融合,攥指成拳,系統構建全產業鏈協同、全要素賦能體系。這串“升維密碼”,關乎的不僅是產業規模的擴大,更是重慶這座制造重鎮,憑借其產業體系完備、應用場景豐富、產業生態良好的堅實家底,實現發展能級的全面躍遷。
龍頭帶動:擎旗引領,筑牢“頂梁柱”
產業的崛起,需要“頭雁”領航。在重慶,整車企業的“擎旗引領”是產業生態毋庸置疑的“頂梁柱”。
在中國長安汽車集團、賽力斯集團等龍頭企業帶動下,核心零部件企業就近布局、高效協同;成千上萬的上下游企業,被納入穩定的供應鏈體系。重慶要做的,是借此東風,培育壯大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推動“汽帶摩”聯動發展,并構建完善的“產業大腦+未來工廠”新模式。這不僅是筑牢集群基座,更是要讓“重慶制造”的整零協同水平提檔升級,扛起參與全球競爭的大旗。
創新制勝:破壁攻堅,鍛造“強引擎”
新能源汽車的競爭,是一場科技實力的賽跑。滿足于制造環節,不是長久之計,創新制勝意味著重慶必須向“微笑曲線”兩端要效益。
這里的創新,非常具體:全力推進“軟件定義汽車”進程,讓汽車從代步工具進化為移動智能終端;著力打造“車路云網圖”一體化應用場景,讓聰明的車與智慧的路協同共舞;更要敢于前瞻布局,在飛行汽車、具身智能機器人等未來產業上搶占一席。重慶集聚創新資源,正是在為產業鍛造動力十足的“強引擎”,讓“重慶智造”在價值鏈高端掌握話語權。
品牌鑄魂:價值賦能,擦亮“金名片”
強大的產業,要靠強大的品牌來代言。品牌鑄魂就是要為“重慶造”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注入靈魂。
這不僅僅是產品營銷,更是一場全面的“價值賦能”。它關乎依托重慶扎實工業底蘊的可靠品質,也關乎融入山水之城獨特氣質的智能體驗。我們要擦亮的,是一張能夠代表中國智能制造水平的,有創意、有故事、有溫度的“金名片”。當“重慶智造”成為一種品質和潮流的象征,它吸引的將是全球消費者的信任,最終實現產品“叫好又叫座”,品牌叫得響叫得遠。
生態聚能:協同共生,涵養“活力源”
產業競爭,本質是生態的競爭。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之都的繁榮,需要一片肥沃的“產業雨林”。
重慶著力推動“四側”協同與“四鏈”融合,正是為了營造這種“雨林式”的良好生態。這里有頂天立地的大企業,也有專精特新的“小巨人”;有鼓勵創新的制度環境,也有豐富多元的應用場景。這片肥沃土壤,讓各類主體既能獨立生長,又能彼此賦能,整個產業生態才能充滿生生不息的創造力。
在這場波瀾壯闊的產業變革中,重慶不靠單點突擊,而是以體系制勝。通過堅持龍頭帶動、創新制勝、品牌鑄魂、生態聚能,突出以“四側”協同促進“四鏈”融合,系統構建全產業鏈協同、全要素賦能體系,加快推動汽車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
重慶正以清晰的路線、堅定的步伐,將產業“密碼”轉化為本地實踐,在中國乃至全球的汽車產業版圖上,定義屬于自己的新坐標,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之都。
文字:楊光志 楊洋
審核:白永茂 何維
華龍網兩江評投稿郵箱: liangjiangping@cqnews.net
責任編輯:曹葉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