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2.9公里濱江岸線變身“休閑打卡地”
2025-09-28 06:30:39 來源: 渝中報
9月,天朗氣清,萬里晴空下白云悠然飄蕩,陽光毫無保留地灑向大地。當記者踏上渝中嘉濱路化龍橋段的彩色步道時,步道與邊坡上層層疊疊的綠意相映成趣,微風拂過江面帶來的涼意,驅(qū)散了秋日的燥熱。偶有市民騎著自行車從身旁掠過,清脆的車鈴聲與樹木被風吹動的“簌簌”聲交織相融,一幅愜意的濱江生活畫卷就此展開。
早在今年6月,東起嘉華大橋、西至紅巖村大橋,全長2.9公里、治理提升面積達31.05萬平方米的嘉濱路化龍橋段已正式開放。如今三個月過去,這里的“寶藏空間”是否如傳聞中那般值得期待?能否承載都市人對“松弛感”的向往?記者帶著好奇,開啟了一場沉浸式體驗之旅。

第一站
嘉華大橋下 閑置空間變身“運動樂園”
從嘉華大橋橋下入口步入步道,最先打破“橋下=陰暗閑置”刻板印象的是一片充滿活力的復合型運動場地。剛走近,籃球撞擊地面的“砰砰”聲便清晰傳來,兩名年輕人正在嶄新的籃球場上激烈對抗,籃板上的籃網(wǎng)隨著每一次投籃動作輕輕晃動,滿是青春活力。
籃球場與羽毛球場用綠色圍網(wǎng)清晰分隔,雖此刻羽毛球場暫無人使用,但干凈整潔的塑膠地面、早已懸掛妥當?shù)那蚓W(wǎng),處處透著“隨時可上場”的貼心。球場旁還巧妙利用空間,零散擺放著乒乓球臺與健身器材,以此滿足不同人群的運動需求。
“以前下班基本都待在家里,自從知道這里有了籃球場后,我經(jīng)常約同事來打球,去去‘班味兒’。”在化龍橋國際商務(wù)區(qū)上班的陳先生笑著說,“這里距離寫字樓僅有十分鐘步行的路程,不用特意換衣服,下班揣著球過來就行,連‘是否要運動’的糾結(jié)都省了。”

第二站
江岸灘涂區(qū) 8萬平方米綠裝打造生態(tài)氧吧
告別運動場地,往紅巖村大橋方向前行,視線被一片連綿的綠色占據(jù)——這便是經(jīng)過生態(tài)修復的江邊灘涂。灘涂上的綠草長勢旺盛,根系緊緊扎在土壤中,盡顯生機。深吸一口氣,空氣中滿是青草與江水交織的清新氣息,原本略顯悶熱的午后,也因這片“生態(tài)氧吧”變得更加舒適宜人。
據(jù)“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嘉濱路化龍橋段項目建設(shè)負責人曾珠科介紹,為了讓這片曾經(jīng)光禿禿的灘涂“活”起來,團隊專門在消落帶播撒了耐水草籽,還補栽了蘆葦、菖蒲等水生植物。如今,8萬平方米灘涂披上“綠裝”,不僅美化了江岸,更形成了穩(wěn)固的生態(tài)屏障。
第三站
路口交會處 77.8米天橋兼具觀景便民
繼續(xù)前進,走到長和路與嘉濱路的交叉口,一座嶄新的過街天橋映入眼簾。這是一座專門為銜接濱江內(nèi)外公園修建的化龍橋濱江岸線過街天橋。天橋長77.8米、寬4.8米,S形的柔美橋身搭配純凈的白色,算得上天橋中的“顯眼包”。
更貼心的是,天橋北端還精心打造了看江觀景平臺。記者站在平臺上遠眺,嘉陵江的江面、錯落有致的城市景觀盡收眼底,不遠處的陸海國際中心更是清晰可見,城市與自然的美景在此完美融合。
“夜景更好看!天橋上的燈光會變成星光點點的樣子,特別美。”家住附近的李女士特意拿出手機,向記者展示前幾天晚上拍攝的照片。照片里,燈光點綴下的天橋如同鑲嵌在江岸邊的“星光項鏈”,浪漫又迷人。
第四站
親子休閑區(qū) 童趣空間成為快樂新天地
從過街天橋下方繼續(xù)往前走,一處以藍色、黃色為主色調(diào)的兒童活動空間悄然出現(xiàn)。明亮活潑的色彩搭配,瞬間讓人心情愉悅。走近一看,乒乓球臺、健騎機、漫步機,還有專為孩子設(shè)計的“迷你攀爬區(qū)”等設(shè)施一應(yīng)俱全,滿足孩子們玩耍與鍛煉的多種需求。
“這里場地不算大,但設(shè)施種類還挺多,而且在這里玩耍不淋雨、不曬太陽,特別舒適!”正在陪孩子玩健騎機的張先生說,自從步道開放后,他常常帶孩子來這里,既能讓孩子鍛煉身體,又能親近自然。
第五站
新建步道段 1.4公里通道串聯(lián)多元體驗
離開兒童樂園,前方便是嘉濱路化龍橋段的新建段步道。這條步道全長約1.4公里,步道位于吳淞水位高程206米至192米之間。新建段步道大部分位于濱江路的橋下空間,即使正午的陽光格外強烈,走在橋下依然能夠感受到?jīng)鲆狻!熬退阆掠暌膊慌拢S時都能來散步。”曾珠科的言語間透著幾分自豪。
走出橋下區(qū)域的步道,所見之處豁然開朗。這段建在嘉陵江濱江路與瑞天路之間崖壁上的步道,約70度的崖壁坡度讓行走多了幾分“驚險感”,但也正因如此,記者才得以在此遠眺紅巖村大橋,近觀濱江路上飛馳而過的車輛。步行至步道盡頭,便能與沙坪壩區(qū)相接,為兩區(qū)居民的出行增添了便利。
更讓人驚喜的是,這段步道上還設(shè)有一條連接紅巖革命紀念館的連接道。記者沿著連接道步行十余分鐘,便抵達了紀念館門口。一邊是波光粼粼的嘉陵江、充滿現(xiàn)代氣息的都市風光,一邊是承載著紅色記憶的革命紀念館,短短一段路,仿佛穿越了時空,讓人在自然與歷史的碰撞中,收獲截然不同的體驗。
回望這條2.9公里的濱江步道,從活力滿溢的運動場地到綠意盎然的生態(tài)灘涂,從浪漫的觀景天橋到充滿童趣的兒童活動空間,再到串連起更多可能性的新建步道,每一處“寶藏空間”都透著對市民需求的用心考量。如今,這條煥新的濱江步道已成為市民休閑散步、運動健身、拍照打卡的新地標。若你還未曾探訪,不妨趁著好天氣,來這里解鎖專屬于你的濱江愜意時光。
文/記者 姚延洋 圖/羅云希
責任編輯:董霞




發(fā)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wù)協(xié)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