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絕“咬人井蓋”“噪音井蓋” 巴南開展窨井蓋“大體檢”
2025-09-28 06:30:33 來源: 巴南日報
日前早晨7點,城市漸漸蘇醒。在巴南龍洲灣街道龍海大道一側,身穿工服的市政維修工人老張將手中的強光手電筒照向一個雨水井蓋。同事熟練地用鐵鉤揭開井蓋,一股潮濕的水汽撲面而來。
“這口井沒問題,內部結構完好,井壁無滲漏,蓋座平穩無松動。”老張一邊說,一旁的記錄員迅速在表格上勾選相應項,并核對了井壁上醒目的藍色編號。
這已是他們當天排查的第35個窨井蓋。
這并非一次普通的日常巡查,而是巴南區正在開展的窨井蓋安全隱患排查“大會戰”。自本次專項行動啟動以來,全區已組織城管、經信、住建、公安,以及水、電、氣、訊等10余家單位及權屬企業,對轄區內近8萬個窨井蓋展開拉網式“體檢”。

“窨井蓋雖小,卻直接關系到老百姓‘腳下安全’。”現場帶隊排查的區城市管理局市政設施科負責人表示,他們專門制定了行動方案,按照“誰所有誰負責”的原則,明確權責、建立檔案,確保“一蓋一編號、一井一檔案”。
排查不僅是“看”,更要“聽”。在商圈等人流密集區域,檢查人員采用一種特殊排查方法——“聽音辨位”。一名工作人員刻意踩踏井蓋邊緣,另一人則仔細傾聽是否發出“哐當”異響,“出現異響就說明井座存在松動或破損,易導致傾翻,必須立即處理。”
更大的挑戰藏在老舊社區。在一些狹窄巷子里,大型機械無法進入,維修全靠人力。記者在現場看到,工人們手動破碎并清理破損的水泥井蓋,再靠人力將數百斤重的新鑄鐵防沉降井蓋精準安裝到位。
“這種新井蓋加裝了防墜網和彈性鎖扣,既安全又安靜。”一位正在更換井蓋的工人擦著汗說,“以后下雨天,再也不用擔心行人、車輛‘中招’了。”
據統計,截至當天,全區已排查窨井蓋5.3萬余處,維修整治問題井蓋2010處,一批存在于城市道路、商圈、公園廣場的“咬人井蓋”“噪音井蓋”得到有效處置。
下一步,巴南區還將逐步為窨井蓋加裝電子標識,并納入智慧城管系統,實現問題實時預警。從低頭排查到抬頭“治未病”,這張覆蓋全城的安全網正越織越密。
記者 張礴
責任編輯:董霞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