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出臺三年行動計劃 打造歷史人文傳承新高地
2025-09-28 06:30:41 來源: 渝中報
近日,記者從渝中區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現場獲悉,區政府辦公室于7月11日印發的《渝中區打造歷史人文傳承新高地 推動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5—2027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是當前和下一步渝中推動文旅工作高質量發展的行動指南。
發布會上,區文化旅游委負責人從《行動計劃》的制定背景、總體思路、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等方面,對該《行動計劃》進行了全面解讀。

據介紹,作為重慶母城,渝中是山城文化根系的發源地與承載地。這里匯聚了巴渝文化、抗戰文化、紅巖精神,融合了“山城、江城、不夜城”的獨特魅力,被譽為“老重慶的底片、新重慶的客廳”。文旅產業更是渝中的重要支柱產業——年接待游客超8900萬人次,文化產業、旅游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別達到6.5%和8.6%。推動文旅高質量發展,不僅是傳承歷史文脈的必然要求,也是激活消費潛力、提升城市能級的關鍵抓手。
從總體思路上來看,《行動計劃》提出實施“14681”行動,即緊扣“打造歷史人文傳承新高地”一條主線;全力建設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先行區、西部文旅融合引領區、國家文旅消費示范區、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核心區四大功能區;著力提升涵蓋都市旅游承載、母城記憶展示、紅色文旅示范、體育演藝集聚、時尚娛樂引領和國際交往拓展六大功能;穩步推進歷史人文傳承行動、文旅精品提升行動、產業能級提質行動、消費供給提振行動、市場主體培強行動、對外交流拓展行動、宣傳營銷提效行動和服務效能優化行動八項重點行動,加快構建齊抓共管、多跨融合、共建共享、協同發展的大文旅格局。
未來三年
渝中文旅從五大方面攻堅發力
圍繞上述框架,《行動計劃》明確,未來三年,渝中將重點從五大方面攻堅發力:
守護城市根脈,建設“博物館之城”,將重點打造“九開八閉”古城墻、老鼓樓衙署遺址公園等十大人文景觀,創新推出文物建筑社會認養機制,讓歷史建筑“活起來”。未來三年,計劃新建一批博物館、陳列館,真正讓渝中成為“一座可以行走的博物館”。
提質景區體驗,打造旅游新地標,將推動洪崖洞、李子壩等網紅景點品質升級,推出“兩江游”“非遺體驗游”等10條主題線路。新創3個以上國家A級旅游景區,并配套獎勵政策。此外,將建成2個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力爭年接待游客突破1億人次。
推動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文商旅體城,將深入實施“文旅+百業”戰略,推動文旅與商業、體育、科技、城市更新等深度融合。積極籌建渝中區動漫游戲產業園、文旅時尚產業基地,加快數字文化產業發展,力爭文旅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8%以上,讓文旅成為經濟增長的“強引擎”。
打造消費品牌,鑄就高品質文旅生態,將構建“渝中有禮、有品、有味、有趣、有Yeah”五大矩陣品牌,促進文旅時尚消費,培育一批沉浸式、互動式特色消費場景。同時,大力支持高品質演出、體育賽事、文化節會、藝術鑒賞等活動,并對承辦企業給予獎勵。
加強區域協同,提升渝中國際知名度,將深化與成都青羊、錦江等城區的聯動,共同策劃推出“錦渝滿堂潮玩時尚游”等5條以上巴蜀文旅精品線路,推動“渝進蓉出”“蓉進渝出”入境旅游聯動發展,實現“資源共享、客源互送”。在國際交流方面,離境退稅商店擴容至100家,精準拓展入境旅游市場,力爭入境游客突破60萬人次。
記者 黃清嫻
責任編輯:董霞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