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眼TV-華龍網 陳雨 李一鳴
聽新聞

第1眼TV-華龍網訊(陳雨)在9月26日舉行的“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 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十二場)上,市規劃自然資源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金偉介紹,“十四五”期間,重慶優化城市交通體系,堅持人口、產業、城鎮、交通一體規劃,便捷市民交通出行。
在中心城區對外出行方面。規劃形成軌道串起生活圈、高鐵拉近城市圈、飛機聯通全球圈的立體交通網絡,實現下飛機、乘軌道、上高鐵無縫銜接。明年,軌道24號線開通后,中心城區各主要高鐵站、機場可實現至少2條軌道接入,極大方便市民快速換乘。以江北國際機場為例,目前有軌道交通3號線、10號線接入,平均每4位旅客就有1位會選擇軌道出行,換乘時間不超過5分鐘,未來還有15號線接入,將進一步提升機場交通便捷性。
在中心城區道路交通方面。重慶規劃構建了“八橫七縱多聯絡”快速路網和“縱橫網格”主干路網。“十四五”期間進一步規劃新增、優化了金渝大道東延伸線等5條快速路和11處主干路,強化了對大學城、照母山、龍盛等城市組團重點片區的快捷交通服務。比如,土主隧道、禮嘉大橋開通后,大學城至禮嘉片區行程時間由30分鐘縮短至15分鐘。同時,規劃優化次支道路,其承擔車流量占比較“十三五”末提升20%,讓市民出行有了更多、更靈活的選擇。
在中心城區軌道交通方面。“十四五”期間,規劃落地的運營線路由9條增至12條,初步構建了“環射+縱橫”融合的城市軌道交通線網。為解決部分軌道站點步行到達不方便問題,依托大數據精準識別,提出109個軌道站點的步行便捷性提升規劃方案,統籌實施新增梯道、垂直電梯等“小工程、微改造”,目前已完成75個軌道站點改造提升,惠及群眾約85.7萬人。以九龍坡區謝家灣站為例,謝家灣站與黃楊路片區多個居住區之間有50米以上地形高差,改造前居民需要繞行1.5公里,改造后,步行時間由30分鐘縮減至15分鐘以內,提升了片區4萬多居民的出行便捷度。
在中心城區慢行系統方面。“十四五”期間,重慶聚焦群眾步行需求,積極規劃實施山城步道網絡約800公里,持續開展人行道空間優化工作,著力保障慢行系統空間與品質。以嘉濱路洪崖洞段為例,外側人行道原寬度僅2.5米,通行擁擠,觀景體驗差,通過合理壓縮車道寬度,增加慢行空間,人行道寬度拓展至5.5米,新增約1500平方米觀景空間,用寵粉行動,換游客點贊。
相關鏈接:
分享成功
相關推薦
參與評論積分 龍珠商城兌好禮
打開第1眼TV-華龍網查看全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