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旅+藝+學”融合發展 北碚柳蔭鎮這樣打造“全域研學小鎮”
2025-09-25 21:08:27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記者 劉岱松)文化旅游產業,如何才能做得有聲有色?很多地方都面臨這樣的難題:有山水資源,卻留不住游客過夜;有文化底蘊,卻只能靠講解員念稿子變現……但重慶市北碚區柳蔭鎮給出了別具特色的回答:當小鎮加上“全域研學”這塊金字招牌,親子家庭和青少年學童們,也將為知識慕名而來,為體驗駐足停留。

今(25)日,“柳蔭有約·研學同行”——柳蔭鎮全域研學小鎮建設新聞發布會在北碚區柳蔭鎮平安課堂訓練營舉行。發布會重點圍繞柳蔭鎮“農+旅+藝+學”融合發展,形成以農耕文化、非遺傳承、藝術鄉建、國家安全為特色的研學體系進行了全面介紹。
在小豐年研學基地的“田間課堂”里感受田園牧歌的樂趣,來“柳蔭藝庫”重溫鄉建歷史感受“食育”+“美育”熏陶,在“平安課堂”的沉浸式“劇本”中學習國家安全知識……據了解,目前,柳蔭鎮已建成東堂、小豐年、柳蔭藝庫、平安課堂、天眼洞五大主題研學基地,并打造了“人文和美線”“產業興旺線”“紅日東升線”三條主題研學路線。

柳蔭鎮研學業態的“不重樣”還有很多。同時,柳蔭鎮通過聯合四川美術學院、西南大學等9所高校,將“藝術賦能”作為研學小鎮的突出亮點,打造了柳門竹巷藝術院落、“一錘定蔭”藝術水渠等特色景觀,推動“藝術鄉建”落地生根。
據北碚區相關數據顯示,自2022年以來,柳蔭鎮承辦重慶市青馬工程西部計劃專項高級培訓班等現場教學100余場次,開展大思政課堂50余期,接待研學團隊1000余個。目前,柳蔭鎮研學培訓綜合收入已突破5000萬元,帶動村集體經濟增收2000余萬元,成為鄉村產業振興的強勁引擎。

“柳蔭鎮形成了‘農旅藝學’深度融合的特色發展模式,通過將鄉村轉化為課堂,推動傳統文化與當代藝術、教育創新深度融合,構建具有示范意義的育人場景。”四川美術學院藝術與鄉村研究院辦公室主任王志偉表示。
當前,全國各地都在興起“研學熱”,各地方研學業態也正不斷推陳出新,柳蔭鎮乃至北碚區該如何避免同質化競爭?北碚區研學旅行協會黨支部書記李心成表示,當前,北碚區通過提前規劃、協會引導、資源整合,構建“全維度育人、全資源激活、全鏈條賦能”的研學生態體系,創新“高校智庫+社會資本+鄉村資源”三方聯動機制,有效避免同質化競爭。

柳蔭鎮鎮長王剛表示,目前柳蔭鎮已成立了研學產業發展服務專班和產業聯盟,為企業提供全方位、全流程服務,讓企業安心扎根、專心發展,積極爭取為重慶中心城區及其周邊在校學生提供研學服務。
當前,柳蔭鎮正錨定全域研學小鎮建設目標,持續做強五大基地、做優三條路線,開發多日研學產品,深化“柳藝耕學”品牌內涵,并推動片區資源整合聯動,力爭打造具有全國辨識度的研學IP。
責任編輯:石月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