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身邊榜樣 | 武隆江口鎮“銀發護陵團” 用歲月守護英雄豐碑
2025-09-25 18:17:30 來源: 武隆微發布
在江口鎮烈士陵園
總能看到三個蹣跚卻堅定的身影
他們手持掃帚、抹布
悉心清掃著每一寸土地
擦拭每一塊墓碑

這支由老黨員組成的“銀發護陵團”
平均年齡70歲
自2017年起
便用滿腔熱忱義務守護著這片英雄安息之地
書寫著一段令人動容的堅守故事

”易仕林,準備過來了,我們又該去打掃烈士墓了“,81歲的羅代云是這支隊伍的發起者。作為退休村長、老黨員,他深知烈士陵園是烈士英魂安息之所,承載著江口鎮的紅色記憶。懷著對烈士的崇敬之情,他四處奔走,召集志同道合的老黨員,組建起最初的護陵隊伍。
羅代云說:“革命烈士把生命都犧牲在這里,為了我們過上好日子,只要我還能動,我一直把(掃墓)堅持到底。”
“銀發護陵團”
隊伍成立之初,共有4人,他們平均年齡70歲,都是有著幾十年黨齡的老黨員,每月他們都會準時來到烈士陵園清掃落葉、擦拭墓碑、拔除雜草。在他們的精心呵護下,烈士陵園始終保持著莊嚴肅穆的面貌。歲月無情,隨著時間的推移,隊伍中的老黨員們陸續離世,只剩下組織者羅代云1人。

但他們的精神卻在延續,不斷有新的老黨員加入,接過守護的接力棒。如今,隊伍里有羅代云、畢順均和易仕林三人。

“我也是一名退伍軍人,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這些烈士用生命和鮮血打拼出來的,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他們。”61歲的退伍軍人畢順均,雖已脫下軍裝,但軍人的使命感從未褪去。加入“銀發護陵團”后,他始終以軍人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每次打掃都一絲不茍。易仕林則對陵園里的一草一木了如指掌,他會細心地給新加入的成員講述每一位烈士的故事。
八年里,他們累計清掃陵園200余次,他們的堅守,感動了無數人。
這支“銀發護陵團”
用滿頭白發和蹣跚腳步
詮釋著對烈士的敬仰、對信仰的堅守
他們的故事
是江口鎮最動人的紅色記憶
也是永不褪色的精神豐碑
武隆區融媒體中心記者 劉蕊
責任編輯:石月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