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高新區金鳳鎮:閑置土地變身現實版“QQ農場”
2025-09-25 10:40:53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通訊員 趙敏)金鳳鎮海蘭村共享田園的田地間,總有一個忙碌的身影穿梭于田埂之間——她就是海蘭村黨支部書記、人大代表魏必洪。一年前,這里還是雜草叢生的荒地;如今,閑置土地開啟“共享菜地”模式,131塊規整田園成為市民爭相體驗的現實版“QQ農場”。這種融合傳統與現代、城市與鄉村的共享田園休閑模式,正是魏必洪扎根基層、積極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徑的生動實踐。

調研破局 激活閑置土地
海蘭村地處城鄉接合部,緊鄰成渝環線高速,區域交通便利,天生具備“城市資源下沉鄉村”的優勢,但村內部分土地因勞動力外流而長期閑置,成為制約鄉村發展的瓶頸,魏必洪走訪調研時敏銳發現這一問題,“如何讓閑置土地活起來、讓村民富起來”成了她的心頭大事。
為了讓想法早日落地,她多次組織村民召開院壩會聽民意,人大代表小組會上提建議、集思路,整理后將建議上報鎮鄉村振興崗。最終推動海蘭村集體企業重慶海之蘭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與重慶渝教科貿集團有限公司合作,開發116.36畝土地發展鄉村產業,項目運營收益采取“保底分紅+營業額提成分紅”模式,保障農戶每年均能獲得收益,以產業振興帶動村集體與村民共富增收。
銜接資金 筑牢硬件設施
共享田園建設初期,基礎設施薄弱是首要突破的難題。魏必洪積極奔走,協助鎮政府向上級申請鄉村振興銜接資金,將資金精準用于土地平整、防火通道修建、人行道路硬化、灌溉管網鋪設及消防水池建設等關鍵環節。資金使用中,牽頭組建第三代表小組監督隊伍,定期跟蹤監督項目工程進度和資金流向,確保每一筆錢都用在“刀刃上”。
數月攻堅后,零散荒地改頭換面成131塊方方正正的田園,原本高低不平的地塊變得規整有序,縱橫交錯的灌溉管網保障作物生長,寬敞的防火通道與人行道兼顧安全與通行。目前,“共享菜地”正式運營,對外招租100余塊地,市民付租金即可獲得專屬地塊種植權,在農技人員指導下栽種黃瓜、番茄、青菜等時令果蔬,全程參與播種、施肥、采摘,既能享受農耕樂趣,又能收獲綠色農產品。
延伸業態 打造綜合體
項目一期完工后,共享田園影響力逐步擴大,魏必洪卻未停下腳步。她進一步分析挖掘項目潛力,積極對接鎮相關崗位和市場資源,推動引入重慶渝教科貿集團有限公司參與二期建設。引入咖啡館,新增露營和研學兩大功能,搭建生態露營區,滿足城市家庭“親近自然、休閑度假”需求;打造農耕研學基地,開設田間課堂,讓青少年在勞作中了解農業知識、傳承農耕文化。
就這樣,單一的“共享菜地”,升級為集果蔬種植、親子采摘、農耕研學、休閑娛樂于一體的生態旅游綜合體。豐富的業務,吸引更多市民周末來打卡,還能為當地村民提供園區管理、保潔服務等就業崗位,形成“項目促就業、就業帶增收”的良性循環,讓村民在家門口端上穩定飯碗。
城鄉融合 注入振興動能
共享田園的實景,是人大代表助力鄉村振興的生動縮影。以“土地共享”為紐帶,打破城鄉壁壘,既盤活鄉村閑置資源,又引入城市消費市場;以“傳統+現代”為路徑,讓傳統農耕文化與現代休閑旅游碰撞火花,推動農業從“單一生產”向“多元價值”跨越。
如今,周末漫步共享田園,既能看見田間勞作的市民、嬉戲的孩童,也能看到忙碌的村民、規劃建設的工人。這幅“城鄉共生、老少同樂”的畫卷,是人大代表魏必洪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在基層落地生根的現實寫照。后續,在人大代表的持續監督與推動下,金鳳鎮將繼續優化共享田園模式,讓鄉村既有“顏值”又有“產值”,讓更多人共享鄉村振興發展紅利。
責任編輯:石月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