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民營經濟駛入“智能快車道” 從事汽車制造業的百強民企數量從去年19家增至今年27家
2025-09-25 06:25:49 來源: 重慶日報

開欄語
今日起,重慶日報推出“潮涌兩江 智匯山城——建設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之都”欄目,多路記者深入產業一線捕捉創新脈動,聚焦企業創新實踐,講述人工智能與汽車產業深度融合的精彩故事,展現重慶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蓬勃發展態勢和美好前景,全景呈現重慶的創新活力與城市魅力。敬請關注。
日前發布的2025年重慶民營企業百強榜單,揭示了一組令人振奮的數據:從事汽車制造業的民營企業數量從去年的19家躍升至27家,營業收入和凈利潤總額分別占制造業民企百強的35.75%和37.32%。
從19家到27家,這一躍升不僅僅是數字上的增長,更是重慶民營經濟抓住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這一風口,實現規模擴張、創新跨越、國際化提速的一個縮影,意味著重慶民營經濟加速布局AI賽道,積極參與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之都建設,駛入了“智能快車道”。
規模擴張
數量躍升,地位“舉足輕重”
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重慶汽車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6.7%,對全市規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66.7%。具體來看,2024年重慶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95.32萬輛,同比增長90.5%,遠超全國平均水平。與此同時,“重慶造”新能源汽車正從低端向高端邁進,20萬元以上的主流車型占比大幅提升至48.3%,單車價值達到23.6萬元。
記者注意到,在這場轉型升級中,民營企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公開資料顯示,目前,重慶已構建了從整車到零部件、從傳統制造到智能制造的全產業鏈生態體系,其中不乏制造業民企的身影。有業內人士透露,重慶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生態中,民間資本的占比更高。另一方面,以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為核心的現代制造業體系,也為重慶民營企業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創新驅動
高投入賦能“質的飛躍”
創新驅動是重慶民營企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密碼。據統計,制造業民營企業百強的研發投入總額已突破200億元大關。
得益于這一堅實基礎,重慶民企在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方面的技術成果層出不窮。以位列2025年重慶民企百強榜單首位的賽力斯為例,其自主打造的“魔方技術平臺”是全球首個全棧式多動力兼容平臺,其與華為聯合開發的第三代智能駕駛系統,更是實現了“端到端”全場景貫通,開創了傳統汽車企業與科技企業深度融合的新范式。
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方面,重慶民企也取得了多項重要突破。例如,重慶覽山汽車電子有限公司成功研發出車規級MCU芯片,通過最高安全等級流程認證并進入量產;重慶金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三明治”復合集流體材料,有效解決了新能源汽車鋰電池起火爆炸的行業難題……
與此同時,數字化轉型正推動重慶民企邁上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2025年重慶民企百強中,超九成已實施或計劃著手實施數字化轉型工作,汽車制造業相關民企更是其中的“主力軍”。
出口突破
國際化布局下的“揚帆出?!?/strong>
在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的驅動下,重慶民營經濟不僅在規模和創新能力上取得長足進步,更在國際市場上實現了顯著的突破。
榜單顯示,重慶民營汽車企業正加速布局海外市場。例如,以問界汽車為代表的“重慶造”汽車,出口單價從5000美元躍升至4萬美元,市場也從傳統的亞非拉市場成功拓展至德國、法國等歐洲高端市場,實現了從低端向高端的跨越。
同時,從簡單的產品出海向產業出海的轉型正在加速推進。例如,賽力斯已在歐洲、中東、美洲和非洲的多個國家展開布局,加速海外銷售網絡布局與本地化生產能力建設。有分析人士指出,這意味著重慶民企正在通過更深層次的資本運作,加速融入全球產業鏈。
按照規劃,到2027年,重慶將建成萬億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市工商聯相關負責人表示,重慶民營經濟將繼續以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為引領,在創新驅動和出海拓展雙輪驅動下,向著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的目標邁進。
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吳剛
相關新聞>>>
AI重慶智駕之夜28日啟幕
重慶日報訊 (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白麟)9月24日,記者從重慶千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千里科技)和有關部門獲悉,“新韻重慶 千里智駕——AI重慶智駕之夜暨千里科技品牌發布會”將在9月28日舉行,發布會不僅有智能駕駛前沿技術,還策劃了8D魔幻山城AI智駕等環節,旨在全方位展現AI智駕與新韻重慶的魅力。
目前,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位居重慶三大萬億級主導產業之首,產業高質量發展勢頭強勁。今年1-8月,重慶新能源汽車產量69萬輛,同比增長超31%。重慶還出臺了《重慶市“人工智能+”應用行動計劃》等政策,為AI與汽車產業的深度融合提供支持。
本次發布會還將展現重慶作為產業高地的“磁場效應”,吸引產業鏈上下游資源和頂尖人才,助推高端要素加速向重慶聚集,為重慶構建“科技—產業—資本”的正循環AI生態貢獻力量。
業內人士表示,像千里科技這樣的民營企業所代表的第三方平臺模式,極大地豐富和完善了產業生態,標志著重慶汽車產業正從一個以整車制造為核心的基地,向一個以智能科技為核心的策源地加速轉變。
責任編輯:陳丹丹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