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 | 助力患者需求精準實現 重慶發布腫瘤患者社會支持清單
2025-09-24 22:18:51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記者 唐雨)腫瘤患者如何申請困難救助?如何尋求法律援助?如何緩解心理壓力?9月24日,在2025年第三屆腫瘤防治慈善文化節上,《重慶市腫瘤患者社會支持清單(2025版)》(以下簡稱《清單》)正式發布,5大類37項資源,全面的支持圖譜,助力患者需求精準實現。

為何要編寫《清單》,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黨委書記吳永忠介紹,當前,腫瘤患者的需求已不僅僅局限于單純的疾病治療范疇,廣泛涉及經濟負擔、心理壓力、康復照護、權益維護等社會心理層面,需要全方位、多維度的人文關懷和社會支持體系。“這樣能更加系統化、規范化地解決患者在就醫全過程中面臨的非醫療性需求。”
據悉,《清單》涵蓋腫瘤患者從診斷、治療到康復、長期生存的全病程關鍵需求。包含抗癌專項經濟援助、心理社會支持與情緒疏導、治療副作用管理與生活質量提升、康復照護與長期支持、法律與權益保障等5大類共37項資源,每項都包含救助名稱、救助病種、救助條件、申請方式等基本信息,精準對接腫瘤患者的經濟、心理、康復等需求。
具體來說,“抗癌專項經濟援助”匯集各類醫保政策、慈善援助項目、交通住宿補貼等,旨在減輕患者的經濟壓力,確保治療的可及性與連續性。“心理社會支持與情緒疏導”提供專業的個體心理咨詢、家庭治療、團體支持及哀傷輔導服務,幫助患者與家庭應對焦慮、抑郁等情緒,增強心理彈性。

“治療副作用管理與生活質量提升”關注治療過程中的疼痛、疲勞、營養等問題,鏈接康復治療、營養指導、癥狀管理等資源,著力改善患者在治療期間的生活質量。
“康復、照護與長期支持”包含康復鍛煉指導、延續性護理計劃、照護者技能培訓、安寧療護服務等,支持患者回歸社會或獲得有尊嚴的晚期照護。
“法律與權益保障”提供有關醫療糾紛咨詢、保險理賠、勞動權益保護、遺囑公證等方面的信息與法律援助,保障患者的合法權益。
“腫瘤患者因為信息壁壘,常常因為不了解支持資源而‘求助無門’。”吳永忠表示,《清單》將分散的社會支持服務進行系統性梳理與整合,形成清晰、全面的支持圖譜,為患者及家屬提供一個權威、便捷的“支持導航”,使其能夠根據自身所處階段和具體困難,快速定位可尋求的幫助,推動醫療服務從“以疾病為中心”向“以患者為中心”轉變。

“在我看來,這不僅是一份服務列表,而是給予患者全方面關愛與支持的一種表現,讓我感受到我并不是一個人在戰斗,而是醫院、家庭和社會一起與我并肩同行。”活動現場,68歲的乳腺癌患者羅阿姨瀏覽《清單》時說。
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黨委社工部主任程風敏表示,未來將持續更新和完善《清單》內容,確保其時效性與實用性,全面助力醫療服務溫度與內涵的提升。
活動現場,除《清單》發布外,此次活動還設置五大互動區域,包括“醫心護安康”健康科普互動區、“社科賦能抗癌”社科普及區、“光影繪愛”慈善漫畫攝影區、“善意聚暖流”愛心綜合服務區以及“慈善滋養·集章享美味”健康補給區。參與者通過完成答題、游戲、義診等任務收集印章,兌換飲品小吃、音樂會門票及紀念品,在輕松氛圍中學習防癌知識,感受社會支持的溫暖。
此外,活動還提供中醫診療、合理用藥、體重管理等健康服務,特別設立心理支持工作坊、社會資源鏈接、醫患溝通情景模擬等社科板塊,幫助公眾理解腫瘤防治中的心理與社會支持重要性。現場還舉辦了公益剪發、手工義賣、愛心捐贈、人像繪畫等暖心服務。
本次慈善文化節由重慶市癌癥中心、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主辦,主題為“腫瘤防治醫心暖,家庭社會共守護”,旨在通過多元互動、科普宣教與慈善體驗相結合的方式,提升醫學人文關懷,構建和諧醫患關系。
責任編輯:常涵笑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