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轉變 重慶讓專利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
2025-09-24 15:58:47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記者 王鈺)9月24日,“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 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十場)舉行,介紹“十四五”時期現代化新重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發展成效。
“中國專利獎的評選好比是專利界的‘奧運會’,能拿獎的專利說明不僅技術過硬,更能實實在在帶動產業發展。”發布會問答環節,市知識產權局副局長范俊安介紹,重慶這幾年獲獎的專利,主要都集中在新能源汽車、高端制造等重點產業領域,可以說專利工作和產業發展是齊頭并進的。這得益于重慶在高價值專利培育中始終堅持“三個轉變”。
第一個轉變是從“廣泛播種”轉向“精耕細作”,讓高價值專利布局更精準。在培育過程中,不是一味追求數量,而是緊盯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等“33618”產業集群需求,從產業“需求端”出發,倒逼創新“供給端”,最后再服務到產業“應用端”,形成一個閉環。五年來,重慶有計劃的立項支持了119項高價值專利項目,累計支持項目資金4650萬元,這些項目專利轉化實施率達到97%以上,有效提升了重點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創新效能。
第二個轉變是從“單打獨斗”轉向“組團攻堅”,集聚創新要素破解重點產業“卡脖子”技術難題。推動建設重點產業創新聯合體,把產業鏈上的龍頭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緊密聯結,共同攻關行業共性技術和關鍵難題。這樣做的效果很明顯,這些重點領域的專利“含金量”大幅提升,第25屆中國專利獎獲獎的金獎項目正是出自這些重點領域,這就是精準培育結出的碩果。
第三個轉變是從“數量導向”轉向“價值導向”,讓專利成果更貼近市場。市知識產權局會同市教委、市科技局等部門,推動創新主體建立以專利轉化運用為導向的評價體系,指導督促企業、高校、醫院和科研機構調整優化內部知識產權管理制度及相關考核規定中唯數量指標的做法。不能只是看專利的數量,還要看專利的質量,要看專利轉化運用的成效,這樣就促進產出更多符合產業發展需要的高價值專利。
通過以上三個轉變,重慶成功推動了一批高價值專利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為“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
相關鏈接:
責任編輯:李茜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