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丨歡樂的新農村 豐收的新重慶
2025-09-23 18:26:05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一場蒙蒙細雨,為迎接豐收的重慶大地注入了甘霖。
今(23)日上午,“慶農業豐收 享美好生活”重慶市2025中國農民豐收節暨第二屆農民農耕賽事運動會主會場活動,在忠縣馬灌鎮歡樂上演。

“我摸到了有幾十條魚喲!“大足隊選手邊說,邊從褲管里往桶里倒魚,他這種”存魚“方式,比其他隊選手節約了不少時間。
“”父輩過去純手工割稻,我們農二代都是機耕機收,這次比賽,讓我有機會體驗父輩們手工勞作,既累又很充實。”長壽隊參賽小哥說道。
主會場另一側場地,則在舉行農業無人機大賽,他們是從全市60位參賽選手中選拔出的頂尖飛手,通過定點噴灑農藥和投送物品等比賽,展現大型農業無人機的豐富應用場景。
除了歡聲笑語慶豐收的熱鬧活動,重慶還準備了豐收節的政策”大禮包“,讓豐收福利潤澤農民朋友的同時,助力重慶現代化新農村建設。
一臺農民站C位的“豐收派對”
接地氣,聚人氣。
荷塘“迎賓”,稻田當“背景板”,露天壩子搭建舞臺,背后是各方高手比賽摸魚的水田,今年豐收節的重慶主場,就在忠縣馬灌鎮的田間地頭熱鬧上演。
開幕式上,農民攜帶農具走“時裝秀”最為吸睛,引起大家會心一笑和熱烈的掌聲。
開幕式結束后,比賽在各大場地開啟,來自全市各區縣的代表隊開始了歡樂比武,在稻田摸魚的,飛無人機的,割稻打谷子的,參加鄉村跑的……參賽者都是農民朋友,他們成為節日的主角,為重慶的豐收季帶來了歡聲笑語。

第1眼TV-華龍網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委了解到,我市為此次豐收節安排了“1+6+N”系列活動,其中,忠縣主場活動包括振興長廊亮成果,面展示我市“三農”領域發生的巨大變化、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顯著成效,展現農業農村發展新面貌;豐收節主題直播間,組織全天候農特產品助農直播帶貨及豐收主題文化直播活動,拓寬農產品銷路;針對“東道主”,也定制了忠州佳品趕大集、豐景忠州隨手拍、忠州金秋豐收游等活動,引導游客深度體驗忠縣獨特的自然風光、農耕文化魅力及豐收時節的喜悅氛圍。

忠縣慶豐收的鼓聲、歡笑聲,傳遍了巴渝大地,各區縣也各自推出慶典活動,共度農民朋友站C位的節日。
萬州區以村歌賽事為主體,打造“村歌+集市”、“村歌+文旅”、“村歌+直播”三大特色板塊,吸引西部地區 7 個省(自治區、直轄市) 20 支參賽隊伍同臺競技。
涪陵區舉辦了“第二屆涪陵·增福土雞美食嘉年華暨“渝工助我行”首屆“創米科技”杯增福土雞烹飪技能大賽、“花果飄香·醉美南沱” 第十屆龍眼采摘活動等活動。
南川、合川、.梁平、璧山、城口、豐都、彭水、萬盛等地亦開展了慶豐收歌舞表演、農特產品展銷會暨產業振興成果展等系列慶祝活動。
值得一提的是,各區縣在謀劃和舉辦豐收節活動時,都選擇了“因地制宜”,接地氣而不講排場,攢人氣而定制節目,只為將農民朋友慶豐收的喜悅展現出來,同時將農特產品推銷出來。
一波帶動增收致富的涉農福利
“今年以來,我市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深入實施‘四千行動’,扎實推進‘五個振興’,千方百計推動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城鄉融合鄉村振興示范區建設取得積極進展,主要經濟指標穩中有進,上半年全市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3.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6.2%、比全國高0.3個百分點……”市委農業農村工委書記、市農業農村委主任市鄉村振興局局長(兼)李春奎在致辭中,介紹了建設新農村工作的重慶路徑,并邀請廣大農民朋友和“三農”工作者一道,積極培育巴渝名優“土特產”,發展壯大強縣富民產業,多措并舉促進農民就業和增收。

本次豐收節主會場的另一大看點,是重慶組織各大平臺資源,為農民朋友和涉農工作者派送福利。
電商惠農方面,巴味渝珍支持企業免費入駐平臺,提供產品數字化升級、店鋪打造等全流程電商服務;上線豐收節數字專區:打造“巴渝豐收季”線上主題專區,推出爆款促銷時令產品,助力特色產品銷售。
重慶移動則推出了“免傭”產銷對接,以免收傭金的方式,通過“渝益農”電商平臺、“陸海優品”電商平臺開展農產品產銷對接,助力農產品銷售,可出口泰國、越南等地。
高德地圖對全市豐收節相關企業商家和市民發放了總額為100萬元的打車券包,支持到店消費,市民可打開高德地圖APP掃描二維碼,重慶市2025年中國豐收節,輸入手機號碼驗證后點擊領取。
京東推出了專項扶持與多模式入駐,京東超市已在重慶設置采銷業務部門,設惠農專項采購資金,京東自營、京喜自營、平臺開放多合作模式全面開放。農戶/企業可依資質選擇,靈活入駐,均享扶持。?
抖音和今日頭條也給出了“流量換銷量”的惠農措施,加大對重慶豐收節話題的引流,幫助區縣農產品打造爆款。
到場的各大電商平臺區域負責人,均結合自身渠道優勢,作出了全力為“重慶農特產品帶貨”的承諾。
“平時,我們哪有機會接觸這么多電商平臺喲,今天他們都給出了幫扶政策,讓我感覺到渠道還是蠻多,今后應該多研究和嘗試不同的平臺。“正在做直播帶貨的農產品攤主們,均發出了這樣的感嘆。
一場建設新農村的重慶實踐
豐收節就像一個窗口,除了豐收的果實,還展示了重慶現代化新農村建設的新場景和新成就。
重慶豐收節主會場所在的忠縣馬灌鎮,不僅是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農業農村部糧油高產示范片、重慶市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核心區,還是中國美麗鄉村建設示范鎮、中國最美鄉村旅游目的地。

第1眼TV-華龍網記者看到,當地農戶庭院收拾得干凈敞亮,農家樂正在趕制道地美食,他們透露,不只是豐收節人氣旺,平時周末同樣是游客不斷。馬灌鎮鎮負責人說,這是因為該鎮鄉村游已成氣候,依托忠縣菜花節和春筍、胭脂脆桃、桑葚、無花果等采摘節會,打造出種、養、加一體,游、購、娛配套的鄉村生態旅游新業態,被市農業農村委員會、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認定為“重慶市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鄉鎮”,其“香村甜園·多彩馬灌”被認定為“重慶市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村點”,“灌湖水鄉”成功獲評AAA級景區。
馬灌鎮是推進現代化新農村建設的一個縮影,從全市來看,“十四五”期間,重慶以“巴渝風、山城韻、鄉愁味”為特色,推進巴渝和美鄉村建設,統籌抓好廁所、垃圾、污水“三個革命”——當前全市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87.8%,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行政村覆蓋率100%,生活污水治理率71.2%,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39個涉農區縣實現農村黑臭水體動態清零。
在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方面,重慶推進農村“五網”(路網、水網、電網、通訊網、物流網)建設,行政村通硬化路率100%,通訊信號基本全覆蓋,行政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覆蓋率達76%;城鄉教育、醫療、養老共同體加快構建,農村老年人照護、住房條件改善等10件民生實事落地,農民的“急難愁盼”逐步得到解決。
在鄉村治理方面,重慶選派1.2萬余名鄉村指導員,培訓30余萬名高素質農民,創新“三事分流”“院落微治理”等模式,創建115個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春風滿巴渝”行動整治了陳規陋習,有力提升了廣大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為了讓農村產業強起來、現代化新農村建起來,重慶還謀劃了“36316”現代農業產業集群體系,將打造3個千億級支柱產業、6個五百億級優勢產業、3個“土特產”金名片產業和16個成長型特色產業,通過建設百個優質糧油基地、百個鄉村振興示范片區、培育百萬“新農人”,朝著“三農底線更牢、產業質效更高、鄉村風貌更美”的目標邁進。
一年一度的豐收節,見證了重慶一點一滴為農民謀福祉,這樣的久久為功,就像種莊稼一樣穩重踏實。
第1眼TV-華龍網首席記者 羊華 馮珊/文
責任編輯:董霞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