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陽雙土鎮用活“數字網格” 筑牢防汛減災“智慧防線”
2025-09-23 16:39:20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通訊員 孔勝男)“河道水位正常,未達到預警閾值”。在重慶市云陽縣雙土鎮基層治理指揮中心,工作人員正通過基層智治平臺實時監測譚家河水位情況。入汛以來,河道水位是否異常、地災點有無變化,汛期風險能否提前研判……一套由數字化技術賦能的“線上+線下”雙網格管理體系,為這個山區鄉鎮筑起一道防汛減災“智慧防線”。
數字賦能:“風險一張圖”實時監測全域汛情
雙土鎮地處山區,全鎮分布有24處地質災害隱患點,其中場鎮1處屬高風險點,防汛壓力較大。為此,雙土鎮依托“141”基層智治平臺,整合“巴渝治水”“智慧河長”等市級貫通應用,精準接入7個水庫、665口山坪塘、主河道梯級跌水堰等重點區域,布設AI攝像頭、雨量傳感器等5類31個感知設備,實現關鍵點位全天候智慧監測。
“過去依賴人工巡查,跑不完、看不全。現在通過平臺‘風險一張圖’,河流水位、地災點及周邊200米情況一目了然。”工作人員介紹,一旦系統監測到異常,平臺可一鍵下發調度指令,第一時間推送給網格員和責任人,為險情處置爭取寶貴時間。

網格協同:建群到戶,構建“平安互助圈”
線上有平臺,線下有網格。雙土鎮將全鎮科學劃分為32個實體網格,按“1+3+N”模式配強網格力量(即1名網格長、1名專職網格員、1名兼職網格員和多名志愿者),并同步建立32個實名制微信網格群,實現“一網格一群、一戶至少一人”全覆蓋,確保汛情信息迅速直達群眾。同時,積極發動群眾參與“隨手拍”“即時報”,通過網格群和“重慶基層智治”微信小程序一鍵上報地災隱患,構建群防群治的“平安互助圈”。
“線上線下雙網格聯動,方便我們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核實險情、傳遞信息。”雙土社區專職網格員介紹,9月6日暴雨期間,指揮中心通過平臺發現河流水位快速上漲后立即調度。網格員收到指令后迅速趕赴現場組織轉移受威脅群眾,同步在網格群發布預警。“不到半小時河水就漫過步道,因處置及時,未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智慧預演:數字預案提升應急處突效率
雙土鎮還創新推出暴雨山洪、防汛搶險等14類數字應急預案,設定風險閾值,將重要區域全部納入應急管理體系,構建“監測-預警-響應-處置-復盤”全流程閉環機制。通過組織鎮村干部、網格員開展數字應急演練,該鎮形成“5分鐘響應、30分鐘核查、2小時閉環”快速響應機制,實現事件平均處置時間縮短40%,應急資源利用率提升25%。
“現在指令通過平臺直達手機APP,現場情況以圖文實時回傳,效率大大提高。”長保村網格員感慨道,數字網格模式讓基層干部從“來回跑”中解放出來,將更多精力投入到實地排查和群眾轉移等核心工作中。


據統計,今年入汛以來,雙土鎮歷經多輪強降雨,“數字網格”體系成效顯著:累計通過平臺精準監測河流水位、地災點異常3次,汛情風險AI研判識別率達100%;啟動數字應急預案6次,調度人員348人次,緊急轉移安置群眾30戶68人,處理上報隱患線索15件,未因汛期傷亡一人。
“數字化+雙網格讓我們有了‘千里眼’和‘順風耳’。”雙土鎮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持續擴大監測覆蓋范圍,完善數字應急預案,深化雙網聯動機制,探索山區鄉鎮防汛減災新路徑。
責任編輯:石月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