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眼TV-華龍網 梁浩楠 李文科
聽新聞
第1眼TV-華龍網訊(記者 梁浩楠)未來產業代表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發展方向,對培育新增長點、開辟新賽道、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具有重大意義。“十四五”期間,重慶圍繞培育發展未來產業,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9月23日,重慶市政府新聞辦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 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九場)上,市經濟信息委副主任楊帆介紹,“十四五”期間,重慶制定實施《重慶市未來產業培育行動計劃》,加快培育空天信息、生物制造、前沿新材料、氫能核能及新型儲能、人工智能、低空經濟6大高成長未來產業,腦機接口及腦科學、光子與量子技術、沉浸技術3大高潛力未來產業。全市未來產業提速發展,呈現4個“新”特點。
加速科技創新策源,前沿技術實現新突破。重慶構建了未來產業創新策源體系,分領域組織實施“揭榜掛帥”,全面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布局建設高能級、強帶動的重大科研平臺113個,產出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比如,全球首款九譜段時間延遲積分電荷耦合器件等成果打破國外壟斷,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加速技術成果轉化,產品培育取得新成效。重慶進一步完善未來產業技術轉移轉化體系,培育打造一批概念驗證、中試驗證服務機構,推動新技術新產品研發,培育了30個未來產業標志性產品。比如,視聯動力的自主國產網絡通信協議(V2V)填補了國內空白。
加速優質主體培育,企業發展邁出新步伐。重慶以各類產業研究院為抓手,推動未來技術成果加速孵化,建立完善未來產業“企業、產品、項目、平臺、成果、應用場景”培育儲備庫,圍繞企業全成長周期提供賦能服務,培育了未來產業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1家、(潛在)獨角獸企業13家,未來產業優質企業實現量質齊升。比如,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中科搖櫓船圍繞“光+AI”研發多個“首臺(套)”智能視覺裝備,可用于汽車3D涂膠、Micro LED晶圓制造等場景的缺陷檢測,檢測準確率大于99.99%,成為西部智能視覺技術標桿。
加速未來產業先導區建設,產業集聚發展展現新態勢。重慶把先導區作為培育發展未來產業的重要載體,已培育2個市級未來產業先導區和3個籌建區。比如,兩江新區圍繞空天信息精準發力,集聚了全市90%的航空航天產業項目,落地了中國星網、海格通信等240余家企業,初步形成“衛星制造—火箭發射—終端應用”完整鏈條。先導區集聚未來產業特色化發展,有力引領驅動全市未來產業生態優化與能級躍升。
相關鏈接:
分享成功
相關推薦
參與評論積分 龍珠商城兌好禮
打開第1眼TV-華龍網查看全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