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眼TV-華龍網 曹妤 李文科
聽新聞
第1眼TV-華龍網訊(曹妤)“十四五”期間,重慶在推動與中央能源企業、四川等省區的能源合作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有什么特點?在“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 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八場)——介紹“十四五”時期重慶能源高質量發展成效新聞發布會上,市能源局副局長毛毅介紹相關情況。

毛毅表示,為突破能源自給能力不足困局,近年來,重慶進一步突破區域視角,堅持“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與能源大省、能源央企合作的“朋友圈”越來越廣,呈現了“擴面、提質、增效”三個方面的特點。
第一個方面是“擴面”,央地合作領域進一步拓展。“十四五”期間,重慶市持續加強與能源央企戰略合作,以開放的態勢為能源央企提供合作共贏的廣闊空間。特別是2023年以來,近20家能源央企參加了重慶市深化與中央企業合作座談會,11家能源央企與重慶市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重點推進100余個項目,總投資超過2100億元,中廣核新能源、國家管網、南水北調新能源公司在渝成立分公司,合作領域在傳統煤電建設、油氣開發基礎上,拓展到新能源、新型儲能,火風光儲多能互補一體化、先進材料產業等多個領域。
第二個方面是“提質”,省間合作機制進一步完善。重慶與四川、新疆、西藏等省區簽訂合作協議,加快構建多元化跨省跨區合作體系。出臺《推動川渝能源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協同行動方案》等政策文件,持續深化川渝電力、天然氣等領域合作、互濟共保。推動陜煤集團煤炭入渝量8年增長了12倍,其中,電煤入渝總量截至今年7月底已突破1億噸大關、超過全市電煤供應量一半。
第三個方面是“增效”,能源合作成果更加豐富。“十四五”期間,重慶堅持多維合作,打造了一批具有重大示范意義的標志性成果。基礎設施領域,建成投產“疆電入渝”工程、持續打造川渝千億立方米天然氣產能基地。技術融合領域,中石化攻克綦江4500米深層頁巖氣開發技術,填補國內技術空白,支撐我市頁巖氣產量持續提升。產業鏈發展領域,建立國企、央企、民企、外企“四企”聯動氫能產業聯盟,發布超80億元的合作機會清單,為“成渝氫走廊”建設按下“加速鍵”。
下一步,重慶將堅持“優勢互補、合作共贏”原則,爭取藏電入渝、渝陜直流背靠背等重大項目,積極引入更多的能源領域鏈主企業和重大技術創新項目,推進能源合作向更高水平、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發展。
相關鏈接:
分享成功
相關推薦
參與評論積分 龍珠商城兌好禮
打開第1眼TV-華龍網查看全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