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縣石堤鎮:“小切口”講透“大道理” 理論宣講在田間地頭“活”起來
2025-09-19 14:46:26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記者 黃歡 通訊員 彭素紅)秋收時節,秀山縣石堤鎮的廣袤田野間,金黃的稻穗隨風搖曳,柑橘園里果香四溢。除了忙碌的農事,一場別開生面的理論學習熱潮正悄然興起。石堤鎮以創新之姿,巧用“小切口”,將黨的創新理論化作通俗易懂的話語,讓“大道理”在田間地頭落地生根,使理論宣講真正“活”了起來。
“以往,理論宣講常因內容晦澀、形式單一,讓基層群眾望而卻步。”石堤鎮黨委意識到,要想讓理論深入人心,必須從群眾的實際需求和接受習慣出發。于是,“小切口”的宣講思路應運而生。所謂“小切口”,就是從群眾身邊的小事、關心的熱點問題入手,將宏大的理論體系拆解成一個個生動具體的故事和案例。
“鄉親們,去年咱們高橋村的柑橘大豐收,果子不僅在國內賣得好,還出口到了東南亞,咱們以后的日子肯定越過越紅火,柑橘產業也會發展得越來越大!”在石堤鎮高橋村的柑橘園里,一場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的宣講正熱鬧開展。宣講員沒有照本宣科地解讀政策文件,而是從果農們的豐收講起,果農們圍坐在一起,聽得津津有味,時不時還就種植技術、銷售渠道等問題與宣講員交流探討。這種將理論與產業發展緊密結合的方式,讓群眾真切感受到理論與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

為了讓“小切口”宣講更具針對性,石堤鎮組建了幾支特色宣講隊伍。其中,由本地老黨員、老干部組成的“銀發宣講團”,憑借豐富的人生閱歷和對家鄉的深厚情感,用質樸的鄉音講述著石堤鎮的發展變遷與黨的恩情。同時,石堤鎮還充分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這一平臺,開展形式多樣的宣講活動。除了傳統的集中宣講,還推出了“板凳課堂”“院壩會”等流動宣講形式。在貓巖村,每到傍晚,村民們就會自發地搬著小板凳來到院子里,聽宣講員講政策、聊家常。宣講員從群眾關心的事情講,給種糧戶講“耕地保護補貼”“農業保險政策”,給種植戶講“修枝整形與病蟲害防治”,給老年人講“養老服務補貼”“健康保健知識”,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村民答疑解惑。村民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不僅學到了知識,還增進了對黨的方針政策的理解。
與此同時,宣講也成為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重要途徑。在“人居環境整治宣講”中,有村民提出“村里垃圾清運不及時”的問題,宣講員當場記錄,反饋給鎮里相關部門。在接到反饋后,鎮上及時組織垃圾清運車進行突擊清理,還增設了8個垃圾分類點,問題得到妥善解決;在“醫保政策宣講”中,針對部分老年人“不會線上繳費”的問題,宣講員聯合村干部,開展“上門幫辦”服務,幫助200余名老年人完成醫保繳費。
“‘小切口’講透‘大道理’,關鍵在‘實’。我們不僅要讓群眾‘聽懂’,更要讓群眾‘受益’,讓宣講的過程成為解決問題、推動發展的過程。”石堤鎮黨委書記表示。如今的石堤鎮,理論宣講已成為連接黨和群眾的“連心橋”、推動鄉村發展的“助推器”。
責任編輯:董霞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